抽樣方法(一)――簡單隨機抽樣
(2) 哪種棉花的苗長得整齊?總體方差(標準差)的估計 教學目標:理解方差和標準差的意義,會求樣本方差和標準差。 教學重點:計算樣本(總體)的方差(標準差)。 教學難點:適當抽樣提高樣本的代表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方差和標準差計算公式: 樣本方差:s2= 〔(x1— )2+(x2— )2+…+(xn— )2〕 樣本標準差:s= 方差和標準差的意義:描述一個樣本和總體的波動大小的特征數。標準差大說明波動大。一般的計算器都有這個鍵。 二、探索研究: 例1 要從甲乙兩名跳遠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去參加運動會,選拔的標準是:先看他們的平均成績,如果兩人的平均成績相差無幾,就要再看他們成績的穩定程度。為此對兩人進行了15次比賽,得到如下數據:(單位:cm):
甲: 755 752 757 744 743 729 721 731
778 768 761 773 764 736 741
乙 729 767 744 750 745 753 745 752
769 743 760 755 748 752 747 如何通過對上述數據的處理,來作出選人的決定呢? 解: 甲≈750.2cm, 乙≈750.6cm s甲≈16.4cm,s乙≈9.6cm ∵s甲>s乙 ,∴乙比甲穩定 ∴選拔乙去參加運動會。 三、鞏固練習:p17練習1、2 四、總結提煉: 總體期望值(平均數)描述一總體的平均水平,方差和標準差描述數據的波動情況或者叫穩定程度。 五、課外作業:p17習題3、4、5 六、檢驗反饋: 1、從甲乙兩個總體中各抽取了一個樣本: 甲658496乙876582根據以上數據,說明哪個波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