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自然溝通的渠道教學設計
第二節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與自然溝通的渠道;
2、培養細致觀察、把握景物特征的習慣;
3、培養聯想、想像的能力和習慣;
4、培養思考自然景觀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了解人與自然溝通的渠道。
三、教學難點:同上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有一個成語叫“秀色可餐”
自然景觀我們經常看到,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小城鎮中的人,但是我們往往只大體的看一看,不會去想這些景物的特征,更不會想這些景物的特征可以供我們傳達什么樣的情意。其實這是一種大大浪費,如果只是欣賞神奇的大自然的表面的美,就好比是我們吃美食,完全不去咀嚼,不去品味,就直接吞下去,結果吃了,還不知道是什么味,這不是浪費嗎?
那如何去細細品味自然景觀呢?大家不妨先欣賞這幾幅畫面。
要細細品味自然景觀,就要聯想或想像,讓自己的心靈與自然進行對話、溝通。那我們又如何與自然萬物溝通呢?請看“心靈與自然溝通的渠道”。3
(二)展示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基本過程:
第一種:見景生情
1、顧名思義:觀看景物,產生感情。(分清先后,如何產生感情)1
2、賞圖抓特征
①雄鷹圖:銳利、剛健;遨翔藍天;兇猛,替獵人搜索獵物。
②雪梅圖:傲雪、不畏嚴寒,不與百花爭春,與冰清玉潔的雪為伍。
3、賞圖聯想(或想像)
①雄鷹
銳利、剛健——偉岸強健的體魄,強大的力量,能力強;
遨翔藍天——自由(天高任鳥飛、認鷹擊長空)、奮勇搏擊(強有力翅膀拍擊,與狂風作斗爭),如果把長天比作廣闊的事業領域,遨翔比作處在高位,自由發揮,這就無疑表明這個人意氣奮發的形象
雄鷹展翅——強者將展示才華,向遠大理想進發
兇猛,替獵人搜索獵物(鷹與獵物同是動物)——是敵人的幫兇
悲壯的血淚故事——幼鷹出生幾天后,就要學會飛行去爭奪母親口中的食物;接下來,母鷹會把幼鷹帶到懸崖邊上,把幼鷹推下去練習高空飛翔,不少幼鷹因此喪命;幸存下來的幼鷹被母親殘忍地折斷正在生長的翅膀里大部分骨骼,再次從高處推下。很多的幼鷹因此成為飛翔的祭品。 其實,母親殘忍折斷幼鷹的骨骼是決定幼鷹能否在廣袤天空中自由遨翔的關鍵所在。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在翅膀折斷后仍不斷忍痛飛行,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愈。痊愈后的翅膀似鳳凰涅磐,更加強壯有力。
②雪梅
與冰清玉潔的白雪為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高潔
傲雪、不畏嚴寒——不畏強權、艱難,保持自己的尊嚴的骨氣。
不與百花爭春——不爭寵,自信
4、賞圖思考
總結:看到眼前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由物及人,展開聯想和想像,追問思考,產生情、理、志
首先要
2、
見景生情:觀察景物(抓住特征)——聯想、想像(產生感情)——賦諸筆端
移情于景:醞釀感情——選取景物(抓住特征)——賦予情意
基本能力:有情、取景、抓特征,會寫作技巧。
渠道一——抓景物特征,賦予其情意
自然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自然景物具有不同的特征,這些特征可以影射人類的情意思想。如:
如果我們能細致觀察景物,抓住其特征,就可由特征來賦予它們的情意,鋪陳其特征來渲染氛圍。
課堂練習:仔細觀察下面的風景,就其中某一景物的特征,展開聯想和想像,賦予它們思想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