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超強精品學案――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例4】(09四川卷33)政府發放就業培訓券可以
①保障勞動者均等就業的權利 ②增加教育費用支出、刺激需求
③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崗位 ④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其對市場的適應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題立意】宏觀調控的手段與目標。
【標準解析】①中的“均等”說法是錯誤的,③與題干情景沒有直接的關系。政府發放就業培訓券對勞動者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勞動者勞動技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刺激消費、拉動市場需求、刺激經濟發展。
【答案】d
【例5】(09江蘇卷34)材料一:
材料二:XX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江蘇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江蘇省政府積極貫徹中央精神,及時實施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調控措施。
(1)結合材料二,分別指出圖1、圖2反映的經濟現象。
(2)從《經濟生活》的角度說明江蘇省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命題立意】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標準解析】本題通過例舉江蘇省XX年的出口額增長和gdp實現情況,考查學生解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第(1)問的回答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結合材料二的有關信息;二是要分別解釋反映的現象。回答第(2)問時,不要僅僅局限于教材知識,還要結合材料一、二中的相關背景材料
【參考答案】(1)圖1反映了XX年江蘇省上半年出口額比上年同期增幅較大;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顯回落。圖2反映了XX年江蘇省上半年gdp增長勢頭良好;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第三季度出現下降趨勢;省政府及時實施宏觀調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現增長態勢。
(2)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彌補市場調節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的必然要求;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必要手段。
【例6】(09上海文綜28)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上海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將南匯區并入浦東新區,以便通盤考慮、整體建設。原南匯區行政區劃歸浦東新區,是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兩區合并”的意義。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答案】合理配置資源,可以提高社會資源(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兩區合并”解決了原浦東新區土地資源緊張的制約,而且可以使上海兩個中心的建設之間形成互補與聯動,加快上海經濟發展。
【標準解析】本題是考查兩區合并的經濟意義,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的知識來分析,市場經濟具有開放性,要求資源能合理的流動,而行政區域的劃分卻人為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優化配置,從這個角度,本題的難度不大。注意角度的展開和語言的表述即可。
【例7】(09重慶文綜39)材料三 近年來,水資源利用中的民生問題引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為此,我國政府加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完善水資源綜合規劃,深化水價改革,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推動了飲水安全、節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