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6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發展的狀態
●考點突破
1.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內容
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當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又必然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這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
(2)方法論意義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堅持適度原則,不失時機地促成質的飛躍。
世界觀 方法論 具體要求
由于量變只有在一定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質 堅持適度的原則 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
反對不顧分寸、盲目亂干的思想和行為。
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來實現的,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 不失時成飛躍機地促 要果斷地、不失時機地突破其范圍和限度,積極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反對的錯誤傾向——瞻前顧后、畏縮不前,貽誤時機。
世界觀 方法論 具體要求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
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可以引起質變。 要重視量的積累 要重視量的積累,沒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就不可能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要學會優化結構。
2.既要堅持“適度原則”又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1)“適度原則”和“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能割裂二者,二者的共同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根據質與量統一的原理,量變引起質變的原理提出的基本思想方法。
(2)哲學上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圍的哲學范疇。在一定范圍和限度之內的量變并不影響事物的存在,不會改變事物的性質,量的變化只有超過一定的范圍和限度時,事物才會發生質變,由一事物變成它事物。一般說來,量變是個過程,質變需要量變這個過程的積累,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即堅持“適度原則”。但是質變是事物的突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顯著的變化,為此要不失時機,突破其范圍和限度,“促成飛躍”,實現事物的質變和發展。
(3)適度原則是需要保持質的穩定,在原質基礎上把握事物的量變;促成飛躍是需要突破穩定,是促成質變提出來的。二者是根據不同的客觀需要提出的命題,既可以視具體情況單獨運用,又是相互聯系的。
●真題再現
例題 (•全國卷ⅱ,30)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中施肥燒水全憑經驗和感覺。某教授對傳統經驗進行系統分析,去偽存真、總結概括,研究、開發出“基于模型的精確作物管理技術”,指導農民定時定量科學種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產增收的顯著成效。定時定量科學種田取得了顯著成效,說明 ( )
①量的積累必然推動事物的發展 ②量的積累不一定引起質的變化 ③適度量變才能推動事物發展 ④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點評:解答本題要抓住關鍵詞“定時定量”,“定量”意味著“過量”或“不足量”都不利于事物的發展,體現了要堅持適度原則,③正確;“定時”表明量變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有利于事物的發展,④正確;①錯誤;②不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