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消費
(3)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居民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yōu)化意味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結構的升級,需求結構的變動會引起資源向消費需求多的產業(yè)部門轉移,促進產業(yè)結構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反過來又會帶來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的增長。經濟結構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會生產要素的有效利用,優(yōu)化資源配置,進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fā)展,這樣就必然能夠帶來消費水平的提高。
例3:(17分)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廣東gdp與居民收入增長比較
注: 廣東gdp總量連續(xù)23年居全國首位,增速也處于上游。
材料2:廣東地區(qū)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
單位:億元(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
時間 地區(qū)生產總值 勞動者報酬 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 營業(yè)盈余 營業(yè)盈余占gdp的比重(%)
1978年 185.85 112.58 60.6 27.07 14.6
1980年代年均 764.52 439.75 58.55 135.84 17.8
1990年代年均 6149.45 3022.46 50.16 1257.50 20.4
近五年年均 19356.54 7812 40.78 5761.2 29.26
材料3: —XX年廣東省消費率情況
注:消費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據世界銀行數據,1990年代以來,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世界平均穩(wěn)定在77%~79%。XX年廣東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37%,全國是39.2%.
問題:(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分別反映了廣東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什么問題?(7分)
(2)材料1、材料2與材料3之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4分)
(3)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廣東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意義。(6分)
答案:(1)材料1: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居民收入的增長和gdp增長相比較慢;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與廣東經濟總量增長不協(xié)調。(3分)
材料2: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地區(qū)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逐年縮小,分配結構不合理。(2分)
材料3:近五年來,廣東省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下降,對經濟增長拉力減弱。與世界多數國家和與全國多數地區(qū)相比, 廣東最終消費率都偏低。(2分)
評分意見:學生若答出:最終消費率的下降,導致了廣東經濟增長不是消費主導型模式,而形成了投資主導型和外貿主導型經濟增長模式。加2分。加分后本大題最多不超過34分。
(2)廣東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較大,這是造成廣東最終消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廣東地區(qū)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逐年縮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較慢,也制約了居民消費增長,影響了廣東最終消費率的提高。(4分)
評分意見:學生若答出:從長遠來看,居民收入差距較大會進而影響經濟更快增長。加2分。加分后本大題最多不超過34分。
(3)①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大小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社會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穩(wěn)步擴大消費需求,才能有利于促進廣東經濟又好又快地發(fā)展。(2分)
②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分配結構是否合理,會影響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生產積極性的發(fā)揮。提高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比重,從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有利于促進生產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