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
②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之間的關系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考點33: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1)我國的民主黨派
①我國共有八個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中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
②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2)我國政黨制度及其特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
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⑤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3)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②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
考點34: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在我們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共同發展了祖國的經濟文化,共同捍衛了祖國的獨立尊嚴,各族人民共同參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創立了新中國。
考點3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三個基本原則
①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②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③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2)三個原則之間的關系
三者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各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考點3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1954年9月,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載入憲法。
1984年10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作為基本法,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進入了法制化建設的新階段。
XX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改的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擴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考點37: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自治機關和自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