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國明代王守仁主張“心外無物”。18世紀英國主教貝克萊的觀點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他們的觀點屬于:( )
a、唯物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10、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論點,春秋時代《管子》書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萬物的根源”的學說。上述觀點:( )
a、是完全正確的,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b、不符合客觀實際,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c、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存在不足之處
d、否認了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
1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等同于哲學的物質概念 b、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等同于物質
c、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否認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二、非選擇題
12、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留意過這些場景:裁縫師深信“量體裁衣”,他只有根據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體形裁減和縫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著舒適大方,否則,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隨意剪裁,是注定要失敗的;有經驗的農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據土地的水、肥等情況和不同莊稼的生長特點來選擇合適的作物種植,否則就不能獲得好的收成;醫生看病開藥,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奏效,否則必定害人壞事;學習中,只有結合自己的客觀實際來選擇學習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將一事無成……
(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2)這一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13、中國科協曾經就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等有關問題的看法進行抽樣檢查,調查結果顯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調查樣本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對象為18歲至69歲成年人。課題組負責人特別指出:隨著政策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傳統迷信形式的市場已經越來越小,而現代迷信卻不斷變換形式,甚至打著傳統文化和科學的旗號迷惑和欺騙公眾。“計算機算命”、“幸運數字”、“星座命運”等各種命運預測的迷信活動如今招徠了一些篤信者。
(1)我們周圍是否存在迷信現象?這些現象的實質是什么?
(2)結合這些現象的危害說明青少年應當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
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考點掃描】
了解: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華
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
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知識梳理】
1、哲學與時代精神
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學之所以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的精華,就是因為它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