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答案 b
7、解析 本題考查課本的基礎知識,題目較淺顯,只要記住了相關知識,用直選法就可選出。在題干中所要求的條件是“社會、階級基礎”,故①②觀點符合,選a。③④觀點分別是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
答案 a
能力提升 基礎知識不可忽視;要注意審清題目的要求與規(guī)定。
8、解析 黨的重大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最新成果,說明馬克思主義能不斷發(fā)展,同時也表明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追求真理。②錯在“特有”,④表述正確,但不為材料體現(xiàn)。
答案 b
9、解析 材料中心旨在揭示科學發(fā)展觀是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深化,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新。這說明,科學發(fā)展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看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①②③當選。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④表述錯誤。
答案 d
10、解析 驚訝、困惑是人的一種主觀狀態(tài),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產(chǎn)生的。這是誘發(fā)人們思考的最初動因,但人們創(chuàng)造哲學最終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答案 c
11、解析:a項錯誤,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確的反映;b項錯誤,感覺與抽象思維都是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d項錯誤,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nèi)容是客觀的。正確答案為c。
12、解析:本題漫畫中“我思故我在”,意在說明意識決定物質,是唯心主義的觀點;“我在故我思” 意在說明物質決定意識是唯物主義的觀點,本題正確答案為acd。正確回答本題,既要認真看懂漫畫的寓意,又要將漫畫與題肢相對照,進行認真的比較,找出符合題意的題肢。
13、解析: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上,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決定意識。題中acd項的內(nèi)容都是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不可能正確反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可見,本題應選b項。
14、d 15、c 16、解析: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關系。a項顛倒了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哲學內(nèi)容;b項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簡單等同于黑、費哲學的相加,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c項表述錯誤,應為批判地吸取而不能是“繼承和發(fā)展”;只有d項準確地表述了三者的關系,正確。
17、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毛澤東思想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a項符合“精髓和根本出發(fā)點”的規(guī)定。 18、解析:明確題目“本質”的條件限定。19、b 20、d21、d 22、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的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即d項。
23、解析:③④非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實現(xiàn)的內(nèi)容上的變革。24、解析:抓住“改造”這一材料核心,它所強調(diào)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即c。
25、解析:c項是客觀唯心主義;d是正確。
26、(11分)①貝克萊的觀點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②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覺、經(jīng)驗、心靈等視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而存在。③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世界的萬事萬物不會因為人的意識是否感知而忽生忽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