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2.、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和課堂發(fā)言,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老師教得生動,學生學得主動,對觀點也把握得透。
3.、由于穿插許多現實材料,使學生進一步感愛到學習哲學的實踐性和有用性,提高了他們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反響極好。點評:石老師對課題的來源和內容描述清晰。但是,缺乏對課題在全書中的地位,以及所教內容的價值分析。還忽略了教學所需的課時數。點評:石老師從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做了一個完整描述。尤其是對“過程與方法”的描述中,突出了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的分析,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提高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點評:石老師學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以及可能的學習困難做了細致的分析,為接下來的教學策略的選擇提供了依據。這有利于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點評:石老師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堅持了思想政治課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但是,缺少對教學策略選擇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對具體的教學方法策略也沒有進行分析。點評:綜合利用課件、幻燈片等多種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了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學習的熱情,體現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生活化”的基本特色。但是,對比后面的“教學過程”內容,發(fā)現存在一些出入。如播放:黃荃模仿鐘馗圖、展示《井底之蛙》、多媒體顯示《一舉而三役濟》和媒體展示《田忌賽馬》等,未在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中得以體現。點評:石老師對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設計目的進行了詳細、清晰的說明。結合教學流程圖,可以感受到石老師這節(jié)課安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連貫、媒體選擇恰當、活動形式多樣,體現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這也能夠很好體現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思想,有利于本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總之,石老師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按照教育技術理論的要求,對一節(jié)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行了規(guī)范化的設計,突出了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整合,很好地證明了教育技術理論不僅是科學的、可行的,而且是具有很強的實際可操作性。這也增強了我們學習和運用教育技術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