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第二框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第七課第二框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一、教學目標
1.識記:(1) 整體與部分的含義 (2) 系統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 (3) 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2.理解: (1) 整體與部分的關(2)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系
3.分析:(1)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
(2)聯系自己學習的實際.說明怎樣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二、重點難點
1.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2.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3.掌握系統優化的思維方法
三、知識梳理
1.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 和 的辯證關系。
2.整體和部分是相互 的。整體是 ,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 ,從數量上看它是多。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 不同。整體居于 地位,整體 部分,具有 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 的地位,部分 于整體。
3.整體和部分是相互 的:整體是由 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 作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 ,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 到部分。
4.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的方法論要求:一是樹立 觀念, ,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二是必須重視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 系統,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循_______________的有序性;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化趨向。
6.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
四、課堂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蘇軾在《琴詩》中寫道:“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詩中琴、指頭、琴聲三者之間的聯系表明( )
a.事物與事物之間是有區別的 b.系統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