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第七課 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
《生活與哲學》第七課 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
【課前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整體與部分的含義; 2、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和方法論要求
3、系統的基本特征; 4、掌握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知識梳理】
一、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1、 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區別 內涵不同 整體是事物的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他是一;部分是事物的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他是多。
地位、作用
功能 不同 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聯系
(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相互依賴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為其部分。
相互影響 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二、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2、系統和要素的含義
(1)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2)要素是組成一個整體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⑴系統的基本特征
a.整體性: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
b.有序性:系統內部都具有層次等級式的結構,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
c.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系統內部各要素的優化結合使整體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征,整體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
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的要求
三、易錯點理解:整體功能總是小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1)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當部分以優化合理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時,整體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合,但當各部分以無序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整體的功能的發揮就會受到限制,整體功能就會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要區別對待兩者的關系。
四、知識整合:
1、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的原理及方法論
(1)原理: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方法論: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