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第七課 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
2、系統優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論
(1)原理: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方法論: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
【課內探究學案】
【合作探究1】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以全國10.7%的土地,承載了全國28.1%的人口,為全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中部地區卻出現了經濟放緩的趨勢,位于中國版圖中心的這一地區正面臨“凹陷之憂”。在gdp總量上,中部與東部之間的差距在20多年間增加了6倍。
材料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被列為中國經濟發展重點之一。會議提出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運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分析中央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2】慶祝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指出,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是集各方之力、匯各方之智的全國大協作工程,是體現現代化科學管理要求的大型復雜系統工程。工程接口協調復雜,涉及領域廣,參研參試單位多,有數百個單位、上萬人參加。國防科工委會同各有關部門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任命了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兩總”系統,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工程的實施。參加工程研制、建設、試驗、科學應用的各部門和單位以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協調解決了大量難題,走出了一條投入少、速度快、效益好的發展路子。
請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是如何運用系統優化方法保障工程圓滿成功的。
課堂有效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油荒”緊牽“電荒”神經,“電荒”凸顯“煤荒”窘境……持續難解的能源短缺,限制了眾多高耗能企業的發展。觀察家認為,煤電矛盾反映出整個國民經濟全局性的問題。解決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有賴于國民經濟局部過熱的降溫.當然還有煤電價格的聯動等。材料表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②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③應當樹立全局觀念 ④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近幾年來,我國把經濟結構的調整作為改革和發展的主線,不斷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期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結構的合理發展。材料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
①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②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取向 ③要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④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