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第七課 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
3.經濟發展雖然不是發展的全部內容,卻是發展的核心內涵。這句話蘊涵著的哲理是
a.關鍵部分的功能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b.正確的發展觀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
c.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們無法改變 d.不能以局部代替整體
4.要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應對生態功能、生態系統、自然資源進行綜合研究與分析,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框架。從辯證法角度看,這種做法的理論依據是
a、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體和部分有著嚴格的界限
c、只有具有全局觀念和整體觀念,立足整體,才能實現最優目標
d、部分的變化會影響整體的變化
5、辨析“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必須重視全局。
【課后拓展學案】
一、單項選擇題:
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和農村始終是難點和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
a.部分比整體更重要 b.部分制約整體,整體不能脫離部分而存在
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體功能之和 d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下列說法中,與“牽一發而動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c.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d.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3、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這“一定意義上”的含義應是( )
a.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也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包括著系統和要素之間的關系
c.這里強調了整體、部分和系統、要素的關系是一致的
d.這里強調了整體、部分與系統、要素的關系有共同點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解決“三農”問題,必須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據此回答4—5題:
4、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a、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 b、部分制約整體,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起決定作用
c、整體功能決定部分功能 d、整體和部分難以界定,相互滲透
5、調整農業結構的哲學依據是( )
a、只有優化各部分結構,才能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沒有整體就沒有部分
c、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d、聯系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