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260年前,哥德堡商船曾停泊于黃埔古港。按照計劃,“哥德堡ⅲ號”明年將按照“哥德堡i號”的歷史航線復航訪穗。
位于海珠區東南部黃埔涌石基河邊的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黃埔古港逐步發展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國設江、浙、閩、粵四海關,粵海關在黃埔古港設黃埔掛號口和稅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在全國撤銷江、浙、閩三海關,僅保留了粵海關,指定廣州為惟一對外貿易口岸。據《黃埔港史》記載,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間,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外國商船共計5107艘。
1864年前外商船只均停泊在現今位于海珠區黃埔村內的黃埔古港。1739年至1745年,瑞典哥德堡商船的3次廣州貿易之行,其錨地均在黃埔古港。但隨著中國通商口岸的變化,1864年后,黃埔古港則遷移到了現今黃埔區內的長洲島一帶,即現存的黃埔港。
2、印尼地震改變了印度洋上部分島嶼的位置和地形
新華網倫敦xx年1月8日電:地質學家最近發現,發生在印度洋的強烈地震不僅造成了破壞力驚人的海嘯,還改變了印度洋上部分島嶼的位置和地形。英國倫敦大學的地質專家麥圭爾教授對《自然》雜志記者說:“在幾分鐘之內,地殼發生了移動。就蘇門答臘島而言,它已發生了移動!
麥圭爾表示,這些島嶼在地理上的平面位置不僅有所移動,它們的高度也發生了變化。
此前,印度尼西亞測繪協調機構的專家表示,印尼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可能發生了永久改變。印尼海岸警衛隊司令阿尼爾?波卡里亞爾說,他對該群島進行的空中調查顯示,災難過后,一個島可能已分成兩半,另一個則一分為三,還有一個島似乎已經變形。(完)
討論:上述兩則新聞說明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地表形態是在不斷變化的。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態在不斷地變化著?
(師)教師組織和引導好學生的討論,教師總結并指出:地質作用是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師)解釋什么是地質作用?說明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學習新課】
一、巖石圈的物質循環:
設問:①巖石圈有哪三大類巖石?三大類巖石與巖漿是怎樣進行相互轉化的?
觀看動畫:三大類巖石的形成過程、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
設問:②在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各環節的作用名稱?哪些環節是屬于內力作用?哪些環節是屬于外力作用?
教師示范:繪一幅簡圖,說明地殼的物質循環過程。
小品表演:《巖漿的地表之旅》。
投影背景材料:
晶晶和亮亮是兩滴巖漿,他們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巖漿之家。一天,他們得到批準,與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進行旅行。他們飛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覺得累了,于是就與亮亮約好,在地表匯合。亮亮沒有停步,與其他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著山坡往低處流動。忽然,亮亮發現自己不能再動了,不禁問旁邊的同伴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著說:“別擔心,只不過你已經不再是巖漿罷了。”
問題1、為什么同伴說亮亮已經不再是一滴巖漿了?2、你認為亮亮還可以繼續他的地表旅行嗎?請說明原因。(由學生討論回答。)
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亮亮發現自己的個頭變小了,并隨著風和流水往前運動了。亮亮邊走邊欣賞著地表美麗的風光。忽然,亮亮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認真一看,原來是晶晶。亮亮驚訝地問:“你是怎么來到地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