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資料5]“痛痛病”繼水俁病之后,日本又發現了一種怪病。患病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手足等處關節疼痛,后來又發展為神經痛、及至骨骼軟化、萎縮、自然骨折、在劇痛難忍中喪生。對死者進行尸體解剖發現,他們全身多處骨折,有的竟達到73處,身高也縮短了幾十厘米。這種病因不明的疾患,就被稱為“痛痛病”。經過調查,痛痛病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神通川下游鎘污染地區,病因就是當地居民長期飲用被鎘金屬污染的河水和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鎘稻米。這些鎘是從哪里來的?原來,日本三井金屬礦業公司在神通川上游開設了煉鋅廠,煉鋅廠經年累月向神通川排放廢水,其中含有大量鎘離子,于是鎘便由食物鏈進入人體,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后便引發了痛痛病。痛痛病事件從1955年一直延續到70年代。據統計,1963年至1979年共有患者130人,其中81人真的痛死了。[資料6]拿破侖之死和自貢恐龍絕滅之謎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君主拿破侖于1821年在圣赫勒拿島死去。拿破侖究竟死于何人之手?100多年來一直是個謎。隨著科技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用重要的環境污染“監測器”——頭發,分段分析其微量元素的濃度,以了解各時期內微量元素的攝入情況。結果發現拿破侖的頭發里砷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40倍,而圣赫勒拿島上的食用水中含有較多的砷。歷史之謎終于揭開,叱咤風云的拿破侖,死于慢性砷中毒。無獨有偶,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研究國內外罕見的十分壯觀的我國四川省自貢市恐龍遺址時,發現這里大量石化了的恐龍骨骼與殘骸重重堆積的奇異景象竟同樣是由微量元素砷所造成的。地質學家通過多年研究,發現自貢恐龍骨骼中砷的含量達100~300 mg/kg,比一般動物骨骼高出數百倍至數千倍,對此地巖中殘存的碳化植物的碎片進行化學分析后,發現當時植物中砷的含量高達100~1000 mg/kg。正是自貢當年格外豐盛的水草和參天大樹,使云集在這里的眾多恐龍發生積累性的慢性食物中毒而大批死亡以致絕滅。盛極一時的大恐龍,斷送在元素砷之手。[資料7]女兒國之謎《西游記》中描寫了唐僧一行西去取經路過女兒國的故事。眾人不相信真有其事,如果真如此,那么怎能繁衍后代?豈不是種族滅絕,國之不存了嗎?曾在廣東某一山區的村寨里,數年前連續出生的盡是女孩,人們急了,照此下去,這個地區豈不也變成女兒國了嗎?有的人求神拜佛,也無濟于事。有位風水先生開言道:“地質隊在后龍山尋礦,把龍脈破壞了,這是壞了風水的報應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計找到了原來在此地探礦的地質隊,鬧著要他們賠“風水”。地質隊又回到了這個山寨,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是在探礦的時候,鉆機把地下含鈹的泉水引了出來,擴散了鈹的污染,使飲用水的鈹含量大為升高,長時間飲用這種水,而導致了生女不生男。后經治理,情況得到好轉,在“女兒國”里又生出男孩了。[資料8]“赤潮”與水體富營養化“赤潮”是一種危害巨大的自然災害,它會造成水質惡化和魚類的大量死亡。20世紀以來,赤潮在世界各地頻頻發生,日本的瀨戶內海是赤潮的高發區,僅1976年就發生了326次之多。我國近來也時有發生,其中以1989年黃驊海域赤潮事件最大,損失最重(達3億元人民幣)。1998年春天,又一股來勢洶涌的赤潮橫掃了香港海和廣東珠江口一帶海域。赤潮過處,海水泛紅,腥臭難聞,水中魚類等動物大量死亡。當地的各類養殖場損失慘重。據《經濟日報》1998年5月3日報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漁民損失近1億港元;大陸珍貴養殖魚類死亡逾300噸,損失超過4000萬元。一時間,各新聞媒體炒作紛紛,人們不禁要問,何為“赤潮”?它是如何發生的?赤潮的發生機理至今尚無定論。一般認為,適度的水溫、鹽分、營養鹽、促生質(促進藻類生長的物質)等各種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體富營養化亦即含氮磷營養鹽的富集是赤潮發生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水體富營養化并非新生事件,自然界一直都存在這一現象。所謂滄海變桑田,部分原因就在于水體富營養化。它使湖泊等先變為沼澤,最后變為草原和森林,但這是一個成千上萬年的過程。如今人類的活動使之變得異常劇烈。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產和使用、食品加工、畜產品加工等工業廢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特別是含磷洗滌劑產生的污水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準即行排放,成為當今水體富營養化過程的重要物質來源。水體中過量的磷、氮營養鹽,成為水中微生物和藻類的營養,使得藍、綠藻和紅藻迅速生長,急劇繁殖。它們的繁殖、生長、腐敗,引起水中氧氣大量減少,導致魚蝦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類甚至還會釋放出一些有毒物質使魚類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類分解時會放出一些ch4、h2s等氣體,使海水變得腥臭難聞,水質惡化。這種由于水體中植物營養物質過多蓄積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體的“富營養化”。這種現象在海灣出現叫做“赤潮”,如果是發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華”。因此,水體富營養化是赤潮(或水華)的先兆,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這時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合成洗滌劑,它由表面活性劑、增凈劑等組成。表面活性劑在環境中存留時間較長,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對水生生物有毒性,能造成魚類畸形。增凈劑如磷酸鹽,可使水體富營養化。那么,如何治理水體富營養化呢?最有效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的廢水堵截在進入天然水體之前。例如,禁止含磷洗滌劑的生產和使用,對城市工業和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往污水中加入ca(oh)2和al2(so4)3等沉淀劑除去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