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教學設計(二)
第二課時
三、吉倫特派當權(1792.8~1793.6)
1.土地法令
師:吉倫特派代表工商業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政權機構是立法議會。吉倫特派執政后宣布召開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也頒布了一些法令,部分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在對外戰爭方面,此時法國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
2.瓦爾密大捷
師:(簡單講述瓦爾密大捷)
生:(聽教師講述)
師:瓦爾密大捷后國民公會取代了立法議會。
3.成立共和國和處死國王
師:1792年成立的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指導學生看教材《處死路易十六》插圖,簡述經過)成立共和國、處死國王表明大革命沿著上升的路線行進,但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討論吉倫特派首先必須解決什么問題才能穩定局勢)
生:(閱讀、討論作答)
師:投影:
“哪里沒有面包,哪里就沒有法律,沒有自由,沒有共和國。”
——轉引自齊世榮主縞《世界史·近代史編》
從材料表面看是吃飯問題,實際上是物價問題,并提到了與共和國命運相聯系的高度。你認為吉倫特派能否解決這一問題?為什么?
生:(思考、討論作答)
師:限價會損害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而吉倫特派正是他們利益的代言人,所以不會限制物價,國家的危急很難解決。在國家存亡的關頭,巴黎人民發動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的統治,開始了雅各賓派的專政。
四、雅各賓派專政(1793.6~1794.7)
師:雅各賓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執政機構是國民公會。雅各賓派一上臺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1.革命措施
師:(引導閱讀教材,概括雅各賓派雅專政措施)
生:(閱讀、概括)
師:我們現在逐一分析這些措施。在第一項中請同學們注意“分成小塊”、“地價十年付清”的字句,這樣的規定有助于什么人購買土地?
生:(思考并回答)
師:土地法令還規定農村公有地可按當地人口分配,這比吉倫特派統治時期按戶分配公有地更為合理;吉倫特派規定地主出具原始契約還能繼續享有封建權利,而雅各賓派則宣布無條件地廢除一切封建權利,這就使全部永佃田成了農民的私產。通過以上三步,法國的土地在哪方面發生了變化?
生:(思考作答)
師:土地換了主人,改變了所有權,也就是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不存在了,可不可以說法國的封建制度結束了?
生:(思考并回答)
師:封建制度的基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根基被摧毀,當然封建制度也不復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農民最想得到的就是土地,雅各賓派讓農民實現了夢想,所以贏得了農民的支持。
第二項限價政策與雅各賓利益沖突嗎?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師:雅各賓派限制物價是犧牲了眼前利益,保全了長遠利益,犧牲了局部利益保全了整體利益,比吉倫特派有遠見。通過限價經濟混亂得到了一定的克服。
第三項措施爭論最大。大家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討論并回答)
師:我認為懲治嫌疑犯法令是非常時期采取的非常措施,在挽救共和國、挽救革命方面起了不容抹煞的作用。但當形勢轉入正常狀態應立即停止。
為了解決外來干涉軍,國民公會還發布了總動員令,短期內大批青年應征入伍。干涉軍被驅逐出境,還把戰場轉移到了境外。雅各賓派在危急時刻,通過得力措施穩定了內外局勢,推進了革命,特別是摧毀封建土地所有制把法國革命推向了高潮。可不久,雅各賓專政被推翻了,為什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雅各賓派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