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教案
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通州之設紗廠,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通(通州)產之棉,力耕絲長,冠絕亞洲,為日廠之所必需,花往紗來,日盛一日,捐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于我之貨以售我,無異于瀝血肥虎,而袒肉以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于何賴?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廠工已畢,紗機已開,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專責成。 ——摘自張謇《大生紗廠廠約》 材料二 謇意自今為始,凡隸屬本部(指農商部)之官業,概行停罷,或予招商承辦。唯擇一、二大宗實業,……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舉辦,而確有關于社會農、工、商之進者,酌量財力,規劃經營,以引起人民興趣,余悉聽民辦。謇對于官業之主張,至擴張民業之方針,則當此各業幼稚之時,舍助長外,別無他策。
——張謇《宣言就部任時之政策》(19xx年10月) 材料三 中國內地風氣尚未盡開,資本又不充裕,試問舍世界各國經濟互助,有何別法?互助之道無他,即合各國之利病共同,視線一致者,集一銀公司,棉鐵為主要,……凡有一地一礦一事視為可經營者,……詳確其預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數,程序其設施,檢核其成績,而又勢以平等資本,公開昭布其條件,而互輸產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國之權。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預言。 ——《張季子九錄·實業錄》卷七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張謇興辦實業的主要動機。(2)根據材料二、三說明為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張謇提出了哪些重要經濟主張和政策? (3)根據材料二說說張謇在哪一個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以上思想主張說明了張謇是個什么樣的人? 【總結與反思】
第11課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d
d
b
a
b
c11.(1)動機為實業救國。(2分)(2)主張停辦“官業”,發展民辦實業。(2分)引進外資發展中國內地經濟,但必須“以不犯土地尊主國之權”。(2分)(3)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職。(2分)說明他是一位愛國的民族資本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