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法律
師:(小結)法律的主要職能是規范社會生活,調節人際關系。法律一定要根據社會現實生活而隨時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公民法的主要職能是調節共和國時期的羅馬公民利益關系。在共和國轉向帝國的過程中,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萬民法便應時而生,所以說萬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一種歷史趨勢。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羅馬的習慣法、公民法和萬民法,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法律都是一些具體的法律條文,沒有明確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想。可以說,法律理念是法律的指導和靈魂。
舉例:1、讓學生看p126資料卡片的內容。
2、我認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賦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賦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著一些普遍的法則,如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這些原則永恒不變,這些原則也必須體現在法律中。
——古羅馬法學家 西塞羅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自然法的理解與認識,領會其精神之所在。
(板書演示)3、自然法
師:自然法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它體現平等的思想,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請同學們歸納以下,羅馬法是哪些法律構成的?
生: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
師:我們可以通過這幅圖表來更好的學習
(板書結構)
按形式劃分:成文法和習慣法
羅
馬 公民法
法 按結構劃分 萬民法
自然法
師:在公元3世紀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歷史情景題:布魯圖是一個鐵匠,他向貴族卡西借了20個金幣,并立契約30天以后歸還。但30天過去了,布魯圖并沒有能力還錢,貴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魯圖作他的奴隸。請問,法官會同意卡西的要求嗎?為什么?
生:會,因為根據《十二銅表法》,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師:對,羅馬法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萬民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的適用條款。那么卡西可以隨意處置奴隸布魯圖嗎?為什么?
生:可以,因為奴隸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
師:既然這樣,為什么課文提出羅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
生:羅馬法保護除奴隸以外平民的權利,提倡平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師:對,羅馬法保護平民的自由權、財產權、選舉權等等,充分保護個人權利。但是請再看這些資料:
歷史情景題:“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出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 ——《民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