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案
②、東歐劇變: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東歐劇變的實質及其原因。建議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片,并盡可能搜集其他相關歷史圖片、重要人物的代表性觀點等資料,擴充學生的了解范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波蘭、民主德國等東歐國家東歐局勢的動蕩和劇變的狀況。教師必須點明東歐劇變的實質,使學生明確東歐劇變的“變”是指東歐國家的社會制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講述波蘭劇變和德國統(tǒng)一時,教師可補充必要的音像資料,如“柏林墻”的拆毀等,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東歐劇變的內因和外因,進而引導學生從世界兩極格局的大背景出發(fā),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內在聯(lián)系的要求來認識問題,全面地總結東歐劇變發(fā)生的原因。
③、“八、一九”事件:從根本原因(改革走入死胡同)與導火線(新聯(lián)盟條約公布)兩方面來分析起因,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事件的具體內容,來認識其實質是黨內一些高級干部為了挽救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所做的一次失敗的努力;引導學生從蘇聯(lián)力量對比的改變和政權性質的變化來認識其影響。
④、蘇聯(lián)解體:該目重點在于探究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建議教師在探究該問題時可采取研究性學習方式。應該注意,結論應該是師生共同合作形成的共識,而不是教師灌輸?shù)恼J識和結論。使學生在分析蘇聯(lián)解體原因的過程中,認識必然性和偶然性、內因與外因、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
怎樣認識蘇聯(lián)解體與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關系?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建議教師聯(lián)系上一節(jié)“中國的騰飛”有關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認識和判斷。蘇東劇變只能說是蘇聯(lián)模式的社會主義失敗,而不是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讓學生加深今天我國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必要性的認識。
通過“課前提示”,讓學生回答“學習思考”——“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瓦解,對世界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然后,教師加以小節(jié)。向學生指明:多極化趨勢既給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機會,也使這些機會伴隨著極大的風險,由此導入下一目的學習。
(3)、關于“鼎足之勢話西方”
①、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文“資料卡片”,并結合課文內容,來得出原因;利用“1998年,空襲伊拉克,1999年,發(fā)動科索沃戰(zhàn)爭,后又發(fā)動對阿富汗、伊拉克戰(zhàn)爭”等知識來引導理解“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的實質是“要獨霸世界”。
②、歐洲一體化:引導學生回顧歐共體有關內容,利用好“馬約”圖片,再一次強化學生對經(jīng)濟與政治的辨證關系原理的理解和自覺運用。從歐盟的成立到歐元的正式啟用,再到建立獨立防務體系的努力,這一歷程反映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③、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努力:建議設置探究性問題:日本為何要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基礎何在?鼓勵學生多方發(fā)掘材料,自主探究,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懂得:世界重要力量都應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推動力(如歐盟、中國等),而不應成為世界和平的潛在威脅(如日本)。注意發(fā)揮歷史學科的警示作用。
(4)、“走出低谷的俄羅斯”
建議教師設置探究性問題:俄羅斯為什么在國際上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分析,最后以適當?shù)狞c撥。向學生強調:在世界多極化發(fā)展中,大國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中心。以加深對走出“低谷”的俄羅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