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下冊全套教案2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資本主義對外殖民,用資本主義的標準來指引人類歷史發展方向,忽視了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傳統和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觀,注意汲取各國文化的優秀成分;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爭奪世界市場斗爭,不可忽視其中的罪惡活動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認識殖民霸權地位變化是取決于各國的綜合國力,不緊跟時代發展方向就要為歷史所淘汰,培養學生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英國的崛起;西歐國家進行的殖民霸權的爭奪。
難點:殖民霸權變化的原因與資本主義發展間的關系。
教學建議:
本課講述了西歐殖民國家進行殖民霸權爭奪的史實,分析了爭霸斗爭的矛盾、斗爭的結果和影響,分析了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在聯系的過程中,西歐國家為進行原始資本積累和封建主滿足自己對財富的渴望,對外大肆進行殖民擴張和經濟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1)關于“海上馬車夫”一目,主要講述了荷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后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
荷蘭的造船業最為發達,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發達,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16xx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取得印度洋、太平洋即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間的貿易壟斷權,其經營按照股份公司的運作體制來進行。荷蘭還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東南亞群島奪取了廣闊的殖民地。17世紀,憑借一支強大的商船隊,荷蘭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
(2)關于“英國的崛起”一目,介紹了英國崛起的過程。要抓住時間理清歷史發展線索。
新航路開辟后,英國利用地處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英政府接受了“重商主義”的政策,參與貿易競爭,占領殖民地。15世紀晚期起,通過圈地運動,英國資本主義性質的租地農場發展起來。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6xx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壟斷了中英、印英間的貿易。英國從16世紀末葉起開始參與殖民掠奪。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從此,國力日益強盛,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
(3)關于“殖民霸權的角逐”一目,需要講清西葡之間、英荷之間和英法之間的殖民爭奪三個問題。
①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開始了殖民活動。在對外殖民擴張過程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矛盾迭起,不時兵戎相見。首開瓜分殖民地的罪惡先例。
②1588年荷蘭和英國聯合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了荷蘭控制世界的世紀。1651年,英國議會頒布《航海條例》,矛頭直指荷蘭,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荷蘭不但喪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③17世紀下半葉,英、法之間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矛盾漸趨尖銳,英國發動對法國的戰爭。1763年英國取得“七年戰爭”的勝利,簽訂《巴黎和約》,英國不僅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還確立了在印度的優勢,并成為海上霸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4)關于“強盜的貿易”一目,介紹了殖民者所到之處,對殖民地野蠻的掠奪、屠戮和不平等貿易,需要講清三個問題:①殖民者搶掠了大量的財富。②殖民者兇殘屠殺印第安人,又從非洲販運黑奴到達美洲。③殖民者壟斷殖民地的貿易;用廉價的手工業品詐取土著居民的貴重物品進行不平等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