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教學設計(一)
第一等級 教士
第二等級 貴族
師:特別是社會等級嚴重對立這一問題。投影《法國等級制度示意圖》統治階級
農民
工人
城市平民
資產階級
革命前夕的階級關系
被統治階級——第三等級
(引導學生看圖并講解)第三等級人最多,成分復雜,有許多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都被壓迫、都反對特權等級。占全國97%的人口都反對統治階級,可見革命力量之強大。在第三等級中你認為誰會充當革命的領導階級?
生:(思考并作答)
師:資產階級與特權等級的矛盾實質上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資產階級是這一時期社會形態更替的主導,所以在革命中充當了領導者,而工人、農民、市民等成為革命的主力軍。總之,專制制度在經濟、階級關系、意識形態、財政等方面都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陷入絕境,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必然。
2.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師:(指導學生看彩色插頁中的《法國三級會議開幕》和教材中有關三級會議的內容)在三級會議上國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級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采取了什么行動?
生:(閱讀、思考并作答)
師:從三級會議一開始,第三等級代表就同國王和特權等級進行了堅決斗爭,所以三級會議成為大革命爆發的導火線。第一、二等級也有贊成制定憲法的,國王表面默許,暗地里組織武裝準備鎮壓。
3.革命爆發標志——攻占巴士底獄(1789.7.14)
師:(引導學生看書中《攻占巴士底獄》插圖并講解)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三個階段,革命中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在人民起義推動下依次登上政治舞臺領導法國革命,不同程度地推進了革命的進程。
二、君主立憲派的統治(1789.7~1792.8)
1.對法國的初步改造
師:君主立憲派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通過制憲會議領導法國,運用立法手段從政治、經濟和法律上改造舊法國。首先,制憲議會陸續通過一系列決議。(指導學生閱讀第40頁有關材料,分析其進步性和局限性)
生:(閱讀并作答)
師:允許贖回地租,具有反封建性,但不徹底,沒有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其次,君主立憲派最大的貢獻是頒布《人權宣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概括其主要內容)
生:(閱讀、思考并作答)
師:《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的文件,其核心內容是闡明資產階級的人權要求和以法治國的主張。這些內容我們是不是很熟悉?能說出這是哪些人的主張?
生:(思考并作答)
師:這些主張矛頭所向?
生:(思考并作答)
師: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出現在《人權宣言》中,說明君主立憲派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這些主張,其目的是用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它無疑是進步的、革命的。你認為《人權宣言》有沒有局限性?
生:(思考并作答)
師:第三,君主立憲派1791年終于頒布了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現了法國政治體制的變革。和《人權宣言》相比,1791年憲法有何相違背的地方?反映了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師:這樣,制憲會議完成了使命,讓位于立法議會,君主立憲派依然掌權。君主立憲派從以上三個方面對法國進行了改造,但沒有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所以只是初步改造。
2.革命戰爭和王位傾覆
師:立法議會一開始就遇到了許多困難。(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立法議會遇到了哪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