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預期效果: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識,加強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
(展示板書)4、分封制的特點和作用
(問題設計)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課文第5頁“西周分封示意圖”;
材料二:課文第5頁“周朝分封諸侯分類示意圖”;
材料三:課文第5頁“漢墓畫像石中的周公輔佐成王圖”;
材料四:課文第6頁“宜侯矢銅簋”、“王子嬰次銅爐及內壁銘文”
請回答:
⑴從材料一中可見,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主要諸侯國有哪些?同姓的封國與異性的封國的分布有何特點?這反映了統治者的什么目的?
(答案提示)西安;燕、齊、魯、衛、晉、吳、楚;交錯在一起;相互制約、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周王朝的有效統治。
⑵從材料二中,周朝分封諸侯分為幾類?魯國屬于哪一類?周王與諸侯王之間關系怎樣?
(答案提示)三類;王族;被封的諸侯國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
⑶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周公輔佐成王表現在哪里?
(答案提示)平定叛亂,進行更大規模的分封,擴展了周的統治范圍。
⑷材料四中的出土文物有何歷史價值?
(答案提示)論證了周王朝實行分封制,這對研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⑸綜合上述,結合所學知識,請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點和歷史作用。
(答案提示)特點: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長期的“國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國范圍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鞏固王朝統治的戰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諸侯履行廣泛義務,是分封制的主要內容;第四,分封制與宗法制緊密結合,形成了以周王為首的等級制度和從屬關系。
作用:分封制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
(展示板書)5、分封制的破壞
(問題設計)材料解析題
課文第6頁“學思之窗:(楚莊王八年……)”
請回答:閱后能否用白話文敘述這個故事,再思考一下,楚莊王問鼎的用意何在?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用意在于:企圖稱霸中原,對分封制提出公開的挑戰;原因在于:西周后期,諸侯國勢力日益壯大,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預期效果:通過設計問題,步步深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懂得通過史料和課本中提供的信息來認識歷史。為下節課學習“秦始皇廢分封行郡縣”作了鋪墊)
(展示板書)三、西周的宗法制
(展示板書)1、宗法制的形成
(問題設計)什么是宗法制?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提示)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具有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定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預期效果:幫助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
(展示板書)2、宗法制的主要內容(特點)、作用
(情境創設)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個兒女:大兒子(二夫人所生);二兒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兒;小兒子(大夫人之子)。幾個子女都想爭王位,請問王位該傳給誰,為什么?由此引出西周宗法制的內容(特點)及其作用。
(答案提示)王位應該傳給二兒子。西周宗法制規定王位繼承人是嫡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