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其特點):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第二,規定了相對的大宗、小宗之別。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作用: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問題設計)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課文第7頁“歷史縱橫:根據古文字學家……太廟”;
材料二:課文第4頁“太廟”圖。
請回答:
⑴根據材料一指出:什么是“太廟”
(答案提示)太廟又稱為“宗廟”或“太室”,是古代帝王供奉和祀祖先的地方。
⑵材料二中的“太廟”,其建筑外形有何特點?從中說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氣勢雄偉,結構對稱,層次鮮明;說明了中國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對列祖列宗的膜拜,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內容。
⑶宗法制對今天的中國社會有何影響?
(答案提示)積極影響:有利于民族的團結、社會的安定和祖國的統一,如“尊宗敬祖”“認祖歸宗”;消極影響: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勢力和宗派勢力等,如“認人唯親”“宗派主義”。
(展示板書)3、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問題設計)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課文第7頁“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
材料二:課文第7頁“西周分封和等級制度示意圖”。
請回答:
⑴從材料一可見,大宗與小宗的關系如何?大宗就一定“大”嗎?
(答案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對關系。“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小宗必須服從大宗。
⑵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如何?
(答案提示)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⑶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提示)
(預期效果:從興趣入手,便于學生更形象地理解宗法制,認識宗法制及其特點。聯系現實,以史為鑒,理解宗法制對當今社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如認祖歸宗、認人唯親等。)
課堂小結
說明:從圖中可以看出,構成西周政治制度基礎的是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最高統治權即王權的確立及承傳運作和地方各級統治權的確立及承傳動作,均依據于嫡長子繼承制。而由嫡長子繼承制構建出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統治網絡。
(預期效果:鞏固知識,使學生明確教與學目標)。
課后探究
課文第8頁“探究活動”
參考目前出版的有關百家姓系列叢書、家譜、各地宗祠、家廟,以及民間存在的“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等現象,試寫一篇小論文,闡明你的觀點。
(注:作者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教學實施指導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