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學案
7、“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是過去上海市民的開頭俗語,現在早已成為上海人茶余飯后的談笑了。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全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結果 b、浦東開發的結果
c、在沿海地區創辦經濟特區的結果 d、進一步開放沿海經濟特區的結果
二、非選擇題
8.(山東省濟寧一中xx年高三第二次反饋練習)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走向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一書中指出:20世紀在世界現代化發展道路
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調整機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國,一次是在30年大西方大危機時
的美國,還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
材料二 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
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我們正為挽救一種偉大而珍貴的政府形式而戰;既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全世界。
——富蘭克林•羅斯福
材料三 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 人一樣?礈柿说模 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事業。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的談話
請回答:
(1)具體寫出材料一種所說的“三次重 要改革、調整機遇!
(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簡要談談羅斯福和鄧小平是如何領導本國人民“闖” 出新的發展道路的。
【高考真題再現】
圖7示意全球8個始終開放與40個始終封閉的經濟體年經濟平均增長率(1966—1990年)
1.(09福建文綜24題)下列關于圖7的解讀,正確的有①始終開放的經濟體70年代經濟波動最大②始終封閉的經濟體多數時期經濟呈現現負增長③始終開放的經濟體包括美國和歐盟④本圖所涉及的經濟體不可能包括中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解析】此題為組合型選擇題,從圖中信息容易判斷①始終開放的經濟體70年代經濟波動最大是正確的;②始終封閉的經濟體多經濟呈負增長應該是只有八十年代中的幾年,多數時期還是有增長的.③中始終開放的經濟體包括美國,但歐盟是成立于90年代后.④ 中國1978年前是封閉的,1978年后是開放的,所以既不是始終封閉也不是始終開放,所以本圖所涉及的經濟體不可能包括中國.答案選b
2.(09福建文綜25題)圖7啟示我國發展經濟必須
a.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b.完善市場調節機制
c.保障外資經濟的優先發展 d.保持人民幣持續升值
【答案】a!窘馕觥 圖7反映了始終開放和始終封閉時期經濟增長率的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在始終開放時期,經濟增長率均高于始終封閉時期,這就啟示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故a項正確;b項說法強調了市場調節的重要性,與題意不符;cd兩項的說法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