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學案
3.(08天津文綜)修筑大京九鐵路是中華民族的一個“世紀夢”。上世紀9 0年代,這個“夢”,僅用了3年時間就變成現實。其主要原因是
a.國家財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資金
b.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
c.國家已具備自主設計施工的能力
d.國家加快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主要原因”,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
4.(07上海歷史37)最近,國外一位學者提出了
“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的觀點,某中學歷史學習小組借用這句話設計了右側這張主題演講的圖片。問題:(10分)
(1)1978年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
(2)為什么中國的1978年會被視為21世紀開始的標志?(6分)
(3)你如何評價圖片所體現的主題?(3分)
【答案】(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可從三方面展開。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如:1978年后確立了對內改革的戰略決策, 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計劃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等;從世界的視角來看,如:1978年后確立了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國融人世界,加入wto等。從21世紀的視角來看,如:21世紀全球進入了急劇變化的新時代,中國成為21世紀拉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影響國際格局變化以及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所有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歷史性轉折等。(3)本題答案開放。能提煉出與圖片所提供的信息相關的主題,作出評價并言之有理即給分。
【解析】本題屬于材料型解析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1978年中國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第一問根據教材解答即可。第二問,是回答“中國的1978年會被視為21世紀開始的標志”的原因,中國在1978年作出了哪些重大決策,對中國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第三問屬于開放型試題,能提煉出與圖片所提供的信息相關的主題,作出評價并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答案
【考點知識梳理】
1、深圳 廈門 外資 多元化經濟所有制 市場調節 外商投資 外向型 外向型 2、 外資 技術 天津 廣州 長江 珠江 內地 高新技術 加工出口 知識密集 3、 浦東 長江 高科技 改革開放 4、全方位 多層次 寬領域
【重點難點突破】
(1)背景:巴黎和會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北京學生發起了五四運動。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地位:是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意義:是山東對外開放的窗口;有利于加快山東利用外部資金、引進技術的步伐;帶動整個山東經濟的發展和飛躍。
(3)倡議:從禮貌待人,環境意識、服從賽場紀律方面回答。
【解析】第(1)問,扣住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再聯系“挽救青島”,不難回答出背景,即五四運動,其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改革開放后,青島成為我國北方沿海對外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聯系對外開放城市的作用回答其重要地位。青島市山東重要城市,其開放,必然帶動整個山東經濟的發展和飛躍。第(3)問,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緊扣如何做“做文明觀眾”去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