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假設了一則事例:小a懷孕六個月時,去醫院作產前診斷,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胎兒為苯丙酮尿癥患者,面對選擇小a非常痛苦,到底是引導流產還是生下來?你的建議是什么,請說明你的理由。
a組:引導流產。否則給患者本人、家庭、社會造成負擔,對后代也隱藏著危害。
b組:生下來。胎兒也是生命,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剝奪一個生命的存在。
c組:嬰兒出生以后,醫生可以給患兒配置一份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營養餐飲,這樣就可以避免嬰兒體內苯丙酮尿的積累,這個孩子的神經系統可以正常發育,長大后也能夠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然后我們又進一步假設,若該胎兒順利地生下來,這個孩子也按照b組描述的方式健康成長,設想一下這個孩子所面臨的生活,她應該將自已的健康情況公開嗎?
d組:對醫生、家人公開;對應聘單位、保險公司應保密。
接著,教師可以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為什么這些人想知道個人的遺傳信息?這些人應該獲得這些遺傳信息嗎?如果這些遺傳信息不應該被他人知道,應采取哪些措施保護個人的遺傳信息?
課堂上,教師通過具體案例引導思考與討論,滲透了關愛生命的教育,讓學生之間不同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課堂上交鋒,使學生在交流中增進對問題的認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并激發創造潛能,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雙重性,在應用現代技術時,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
2.問題討論法滲透sts教育
問題討論法是指在系列問題引導下,在教師主導下的以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討論為主要教學推進手段的教學方法。
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影響”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前以小標題的形式讓各小組搜集和分析資料,了解科學前沿知識,如什么是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其目標任務是什么?中國的1%測序任務是什么?中國參與此計劃的意義何在?此計劃對人類有何影響(科學發展、人類健康、社會倫理等方面)?
對于同學們辛苦收集的資料,教師的評價指標不在于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它的參考價值!因此教師特別設計了一場小型的辯論,辯論主題是“hgp對人類的影響利大于弊”,學生先進行組內討論,然后推選小組代表參與全班的正方反方大辨論。教學反饋效果非常好,正反兩方辨手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技術四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展開了激烈的陳述,贏得全班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教師作為討論的組織者,在討論前的準備和討論中的調控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議教師在組織討論時注意以下幾點:
·課前讓學生對相關主題收集資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展視野,有助于新觀點的形成,論據充分有力。
·先組內討論,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全班討論,這樣能使全班同學參與到討論中。
·先從感興趣的問題開始,再討論抽象概括的問題,這樣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要發表任何觀點,以免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
·重視營造活躍的、積極學習的討論氣氛,多鼓勵學生,尤其是平時少發言的學生發言,要及時給予賞識性評價。
該教學方法能有效地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充分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討論中各抒己見,相互交流以形成信息的多面傳遞,充分發揮思維的“共振效應”,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