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細胞的分子
學生觀察表格與圖片,閱讀課本第一段第二段了解水在細胞及生物體的含量,尋找規律性的知識。學生歸納總結并回答。(略)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規律的能力。
傳授學習方法即比較法,使同學們掌握一門解題技巧。
水的存在形式
水的作用
鏡頭三:在冒汽的開水壺;湍流的小溪;銀裝素裹的冰天雪地
表格二:血液與心肌的比較
形態
含水量%
血液
液態
82
心肌
堅韌的固態
79
[板書]1.水的存在形式
結合水:一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結合,叫結合水;
自由水: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叫自由水。
2.水的作用:
結合水: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自由水:(1)維持細胞的膨脹形態;
(2)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許多物質溶解在水中(如葡萄糖);
(3)參與細胞內的許多生化反應(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4)多細胞生物體的絕大多數細胞必需浸在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環境中;
(5)運輸營養物質或代謝廢物(如血液)。
問題(1)比較血液和心肌誰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
(2)血液和心肌中的水分別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3)比較問題(1)和問題(2),判斷自由水多還是結合水多新陳代謝旺盛?
(4)同體積的水和同體積的水制成的果凍放入冰箱中誰最先結冰?(學生在課外預先試驗)
(5)根據問題(4)自由水多還是結合水多生物體的抗旱、抗寒、抗熱能力強?
(6)農民晾曬種子與人們愛吃的烘烤的葵花籽主要失去的是什么形式的水?
圖片組2 節水標識及說明;節水環保漫畫。
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種形式存在。那們,在生物體內水是否還是以這三種形式存在呢?請同學們運用上述的比較法分析血液和心肌這組數據說明什么?
在人體中某些器官組織的含水量相似,但形態卻不相同,說明生物體內水的存在形式不同。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三段了解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從同學們的回答和所舉的例子可知,同學們對于自由水的概念和作用已有很深的認識,那么結合水的作用是否等同于自由水呢?
請同學回想一下在家里打雞蛋的情形:新鮮的雞蛋清呈液態膠狀,臭雞蛋清相對更“稀”的液體,水狀。為什么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在新鮮的雞蛋清中的水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液態膠體,這時的水為結合水,只是細胞和生物體的組成成分;而臭雞蛋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質,使這部分結合水釋放出來,轉變為自由水。
由水的作用,可知與生物體的新陳代謝有密切的關系的主要是自由水。因此,生物體內水的含量及水的存在形式的改變都影響著新陳代謝。請同學們思考下列一組問題。(見多媒體問題組2)
師生共同歸納:自由水/ 結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陳代新越旺盛,生長發育越迅速,抗旱、抗寒、抗熱性能相對較弱;反之,自由水 /結合水的比值越低,新陳代新越緩慢,生長發育越遲緩,抗旱、抗寒、抗熱性能相對提高。
小結:無論是地球的生命形式,還是生命的維持和成長,都離不開水。因此,水被譽為“生命之源”也正是因為如此,飲水問題成了歷代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節水刻不容緩”。
學生回答:液態、氣態、固態。
學生思考、比較、分析后回答:血液和心肌的含水量相似,但形態卻不相同,說明生物體內水的存在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