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細胞的分子
(一)教學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概述蛋白質的化學結構和空間結構及其特性。
3.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4.領悟蛋白質的各種生理功能與結構的關系,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5.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6.能感悟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說明
教師課前準備:
1.“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的誕生”等關于首次蛋白質人工合成的生物學史資料。
2.氨基酸的結構式、兩個氨基酸的連接方式、肽鏈的形成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等多媒體課件。
課前溫故:
1.在組成植物體的化學元素中,質量分數最多的是( )
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氫元素 d.氮元素
2.構成動物體的主要元素有( )
a.c、h、o、p、s b.c、h、o、n
c.n、p、k、mg d.c、o、h、p、s、mn
導入新課:
教師讓學生閱讀“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等關于首次蛋白質人工合成的生物學史資料,提出問題:
1.蛋白質是由什么裝配而成的?怎么裝配?
2.胰島素的結構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功能?
學生討論,總結要點。
學生邊閱讀教材內容,教師邊追問:
1.氨基酸是什么樣的化合物?
2.蛋白質能直接吸收嗎?怎樣才能被人體吸收?
3.氨基酸的種類約有多少種?課本p20的4種氨基酸有什么共有特點?試寫出其結構通式。
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在銀幕顯示檢測題:下列哪個不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
答案:d
聯系生活:
1.阜陽奶粉事件。
2.市場商品“氨基酸口服液”配方解讀。
教師繼續追問:
1.什么叫脫水縮合?什么叫肽鍵?什么叫多肽?什么叫肽鏈?
2.氨基酸怎樣形成多肽?多肽又怎樣形成蛋白質?
3.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
4.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是多少呢?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總結:
(教師可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氨基酸的結構式、兩個氨基酸的連接方式、肽鏈的形成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a.氨基酸:(1)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或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只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細胞內構成蛋白質的大約20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就是r基結構的不同。
b.二肽:(1)由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失去水分子中的氫分別來自羧基和氨基。
(2)二肽化合物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c.多肽:(1)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