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設計中的人機關系》〉教案
七、教學用具
舊桌腿、水果刀、削果皮器、分果器、多媒體等。
八、教學方法
多媒體課件,案例引入,小組討論,演示試驗,理論解析,探究與練習、課內外調研。
九、教學構思與流程
以課程的標準相關內容為依據,重點突出教材的“以人為本的”的技術設計理念,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我的教學構思如下:
1,用“板凳腿作教鞭”引發的思考,導入人機關系的課題。
2,用老師與教鞭之間的關系就是“人機關系”來引入人機關系的含義。接著開始馬上行動,進行練習。
3,用要研究老師與教鞭之間的人機關系實際上是要研究老師的手與教鞭抓手之間的關系,引入機和人的含義。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使學生理解“人機關系是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這一重要問題。
4,用如何提高削蘋果和切蘋果的效率的演示試驗,讓學生自己分析出人機關系要達到的目標是“高效”。并通過書中案例分析和比較,進一步理解高校這一目標。
5,用學生拍攝的我校外面的秦淮河護欄的照片,讓學生分析除了要達到舒適這一目標外還要達到什么目標,引出“安全”這一目標。并鼓勵學生有所拓展。
6,如何才能實現人機關系要達到的目標,第一條中的關于“特殊的人”用多個案例,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拓展學生的視野
7,讓學生找書桌抽屜內的物品,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總結出要考慮“動態的人與靜態的人”。
8,用案例分析來講述其他幾個要考慮的因素。
9,總結。
10,課堂練習通過預設情景讓學生“找出人機關系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并簡單敘述其理由。
11,作業:
12,教學反思。
十、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技術的價值和技術的性質,知道了技術因人而生、為人服務這一設計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術實現為人服務這一目的呢?我們就要從研究人機關系入手。用老師需要一個教鞭,后勤的老師就給我了一個這樣的教鞭。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入“人機關系”這一節的主題
1,什么是人機關系?
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不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就稱為人機關系。
(2)機的含義
除了人們通常所說的機器外,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工具、儀器、儀表、設備、設施、家具、交通車輛以及勞動保護用具等,
(3)我們設計的產品都是從人的需求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人機關系也就成為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
馬上行動:
a、課本第28頁
b、請學生 舉例說明自己與周圍什么物品構成了人機關系?
(就身邊的筆、桌凳、衣服、書、水壺、教室等物品回答)
(3)“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機”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人機關系具體化。
以進教室為例,講述人與門板、門把手、門框及門的顏色等構成的人機關系,分析人與產品構成的多方面多層面的人機關系。
馬上行動:
a、討論教材第29頁探究人與電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機關系。多方面的人機關系。
b、論人坐在椅子上的時候,人體的一些部位與椅子構成了哪些人機關系。
2、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人與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我們在設計中考慮人機關系,需要實現哪些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