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最后,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紙幣情況以及當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紙幣。
七、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
書中共講到了貨幣的五種職能,其中前兩種是最基本的職能,即從貨幣產生時就具有的職能。因此,教師在講課時主要抓住前兩種職能。
(1)價值尺度職能。這一職能指的是用貨幣來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這一問題主要講清楚:
第一,貨幣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這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有價值。所以貨幣的這一職能實際上是用貨幣的價值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第二,商品的價格。在這里應該弄清楚價格是用貨幣表現的商品的價值,也就是說價格是價值的外在表現。因此,價格的變化要以價值為基礎,用一定量的貨幣單位來表現。
第三,價值尺度職能中,人們無須拿現實的貨幣來衡量商品價值的大小,只需要從觀念上進行比較即可。因此,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職能。
第一,這是指用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買賣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換是簡單的物物交換,貨幣出現后,商品交換開始以貨幣為媒介。這時候,在商品買賣過程中,買和賣往往相分離,這就給買賣雙方造成一定的困難。貨幣在此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換媒介的作用。由于貨幣的出現,買賣不再是直接的從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換,而是從商品到貨幣再到商品。這個交換過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區別: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強調的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的整個過程。
第三,貨幣的這種職能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人們不可能用觀念上的貨幣來購買商品。
2、貨幣與紙幣比較表
區別
貨幣
紙幣
定義
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在商品交換中起媒介作用
職能
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只是代替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即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
是否有價值
貨幣是商品具有價值
紙幣只是貨幣符號,無價值。
教法建議
1、貨幣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這個問題教師主要通過分析歷史得出它們的發展階段,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視頻文件進行說明。
2、貨幣的含義及本質: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不同階段出現的貨幣分析其缺點并弄清楚為什么,然后將金銀的優點與之相比較,得出貨幣的概念和本質。
3、貨幣的五種職能: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調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圍,人們平常是怎么使用貨幣的。上課時,針對學生所搜集上來的材料,讓學生進行分類。然后結合課本的內容進行講解。
4、紙幣的含義:這一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紙幣和金屬貨幣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5、世界上的各種紙幣: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設計表格,讓學生調查當今世界市場上的主要紙幣名稱及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從而加深印象。
6、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公式和通貨膨脹:教師可以搜集通貨膨脹時商品的價格及國家的紙幣發行量來讓學生分析比較,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特別是國民政府時期的通貨膨脹更是典型事例。
7、關于正確對待貨幣的態度:教師可以通過列舉當今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反面事例,讓學生進行討論或者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