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國民經濟信息化2
【播放錄像片】:“蒙牛”集團迅速崛起(見【附件3】)教師:為什么“蒙牛”集團能夠迅速崛起?其成功的妙訣有哪些?指導學生結合錄像資料和教材內容,分析歸納“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征【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并展示板書2、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征: j、科技含量高。 k、經濟效益好。 l、資源消耗低和環境污染少。m、人力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對每個特征作簡要解釋,或引導學生閱讀理解每個特征的具體內涵。這實質上是黨和政府確定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知識拓展】你能結合學過的世界歷史“關于產業革命”的知識,完成下列填空題嗎?說說看四次產業革命分別以何種科學技術成果為標志?填充圖表:世界四次產業革命(參見【附件4】)時 間
科技成果標志
人類所處時代
第一次
18世紀70年代--19世紀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
19世紀后半期
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
第三次
20世紀40年代開始
電子計算機原子能
第四次
20世紀90年代開始
互聯網廣泛應用師:我們正處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發展水平及其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應用深度,正日益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及衡量國家現代化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實現工業化必須把握信息化這個時代特征。我們再來分析經濟落后的國家如何通過信息產業后來居上,迅速實現工業化【多媒體演示】:瑞典迅速崛起的啟示(見【附件5】)瑞典迅速崛起的奧秘是什么?【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信息技術、無線通訊產業被認為是瑞典經濟的特別優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據當代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趨勢,我國實現工業化必須牢牢把握信息化建設這個核心。3、信息化的含義及重要意義①、信息化:就是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科學技術等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計算機、現代通信、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全面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人民生活質量的發展過程。②、信息化的重要意義: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資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新動力。【議一議】 “信息化”與“工業化”是怎樣的關系?(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代表發言)【學生討論】:(略)教師歸納總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就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全面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和國際競爭力,使信息化在工業化發展中起到倍增的作用和催化的力量;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以工業化的物質技術成果為基礎,使信息化通過工業化發展而不斷深化和加速發展。【案例展示】:森達在國內制鞋業首家實施了企業資源信息管理系統(見【附件6】)結論:實現工業化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過程,我們要走的是一條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展示板書: 4、“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系u. 工業化為信息化提供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