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規律的作用》教案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并能初步應用價值規律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商品生產者必須不斷地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重視技術創新,來努力提高自己的勞動生產率,以求得生存和發展。
教學重點
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
教學難點
價值規律的第二個作用。
教學方法
閱讀與講解相結合,穿插思考、提問,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什么是價值規律?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學生回答。
師: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存在并發揮作用,那么價值規律究竟有哪些作用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第三節第二框,價值規律的作用。
明示目標:
本節課我們學習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
講授新課
二、 價值規律的作用 (板書)
師:先聽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地一農村,土豆種植的產量很高。有一農民由于種植土豆收入可觀,村里的農民一 一效仿,想來年也能致富。
第二年,農民面對土豆的大豐收,家家摩拳擦掌,心里非常高興。可是土豆收獲之后,偌大的土豆硬是賣不出去,價格一降再降,全村不少人賠得一塌糊涂。
面對這種情況,村里的農民看見有幾戶農民種西瓜收入好,又都決定要種西瓜。其中有位農民本也準備去種西瓜,但他的一個侄兒對他說:“大家都不中土豆時,你就要種土豆了。”這位農民半信半疑種上了土豆,第二年掙了大錢。這位農民很納悶:“這是什么道理呢?”
師:請同學們幫這位農民分析下,這到底是什么道理。這位農民第一年種土豆為什么沒賺到錢?
學生回答。
師:總結。接著問:“這位農民接受了他侄兒的建議,第二年仍種土豆,卻賺了錢,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總結。這就是市場競爭中能不能賺到錢的奧秘。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在土豆的種植過程中,種植規模在不斷的變化,那他是怎么變化的呢?
學生回答。
師:總結。隨著同一種商品生產規模的擴大或縮小,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就不斷地從這一部門中流入或流出。而這一切都是由于市場上供求與價格的不斷變化引起的,實際上就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那就是:
1.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 (板書)
師:注意關鍵詞“調節”。調節什么呢?調節的對象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調節在他們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
價值規律為什么有這一作用呢?是因為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而等價交換是通過供求和價格之間雙向制約引起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的,正是價格圍繞價值的上下波動,引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自然流動。上面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教材29頁的例子同樣說明了這一點。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29頁第五自然段的事例,思考:“價值規律的這個作用在事例中是怎么體現的。”
請同學回答問題。
師:總結,當蘋果苗價格上漲,種植蘋果苗有利可圖時,就吸引生產者投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事例中體現在眾多果農不惜投巨資大種特種;當種植蘋果苗超過一定的規模,導致供過于求,價格下跌,種植蘋果苗獲利少,甚至虧本,生產者就會減少或者放棄這種生產,從而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這個部門流出,事例中體現在有人就改行建蔬菜大棚、有的購置汽車搞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