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規律的作用》教案
師:價值規律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流動,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個部門之間可以大體上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這就是價值規律的第一個作用。
接下來我們學習價值規律的第二個作用。
2.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板書)
師:注意關鍵詞“刺激“,刺激的對象是誰?商品生產者。刺激商品生產者如何去做? 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師:價值規律為什么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呢?請同學們看書30頁第三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請學生回答問題。
師: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商品交換是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的。所以如果某個商品生產者勞動生產率較高,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商品交換中獲利就多,在競爭中就處于有利地位;反之,那些勞動生產率低,個別勞動消耗較高的生產者,便只能獲得較少的收入,甚至虧本,在競爭中就處于不利的地位。同學們想一下,商品生產者想不想在交換中獲得更多的收入?
生:想。
師:商品生產者想不想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生:想。
師:那么怎樣才能在商品交換中獲得更多的收入,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呢?
生: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勞動生產率。
師: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呢?
生: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師:對了,正是因為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作用。
師:講述海爾集團和江蘇三毛集團的事例來說明價值規律的這個作用。接下來學習價值規律的第三個作用。
3.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板書)
師:這里的關鍵詞是“促使”,促使商品生產者進行競爭,競爭的結果是什么呢?優勝劣汰。價值規律為什么能起這樣的作用呢?
生:價值規律要求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因此就有了這個作用。
師:對了。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條件各不相同,生產同種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有長有短,競爭的結果就有好有壞。生產條件好的企業,其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交換中獲利較多,因而能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在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企業就不斷發展;生產條件差,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在競爭中就處于劣勢,以致被淘汰。
師:講述近年來國內空調行業競爭的事例來說明價值規律的這個作用。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對于這三個作用,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三個作用在經濟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實際上,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可以歸納為一點: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
板書設計
二、價值規律的作用
1、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
2、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3、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課堂練習:
我國政府鼓勵企業發展煤變油等新能源。但某企業家認為,煤變油項目上馬的關鍵,在于油價能否長期維持在45美元一桶,是否這個項目會變得無利可圖!懊鹤冇晚椖可像R的關鍵,在于油價能否長期維持在45美元一桶”主要說明,價值規律 ( c )
a.調節市場的供求關系 b.促使企業自主創新
c.調節生產要素的分配 d.促使企業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