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三組提供三種語言文字介紹
要點提示
通過調查文字的作用和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字種類數量,介紹產生不同文字地區的不同的文化現象。世界各地的語言除了中文、英文、俄文三種語言文字外,還有上千種文字。人類的語言有很多種,不同種族、不同民族的語言各有特點。
中文以筆劃組字的文字,漢字結構方正,基本筆畫有八種:橫、豎、撇、捺、點、提、鉤、折,多數漢字是用形符和聲符組成的形聲字。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是漢字的造字方法和規律。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個漢字對應一個音節,每個字或詞組往往還包含著比字面意義豐富得多的內容,比如大量的成語和借代用法。
英語、俄語的特點是拼音文字的表現形式,由一串字母構成的有曲折變化的單詞為單位來表達。一個詞通常由幾個音節構成。單音節詞少,詞的特點是以單純詞為主。世界上大部分語言都是以字母組詞作為語言的基本要素。只需要掌握簡單的 26 個字母,便可以組合成各種詞匯進行語言交流。
舉例:
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在交談時,常常發生下列情況: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語言文字準確無誤,也會產生誤會。一個中國青年到游泳池去游泳,一會兒就回來了。一個外國朋友感到奇怪。他解釋說:“游泳池里人太多,簡直像煮餃子。”這個比喻很別致,很生動,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國朋友笑了,而那個外國人沒有見過“煮餃子”,絲毫不覺得這個比喻幽默,難怪他顯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擁擠不堪,常說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不堪)。這種比喻中國人不理解,因為見過打開沙丁魚罐頭,看過一個又小又扁的罐頭盒里,緊緊塞滿整整齊齊的幾排手指頭長的沙丁魚的中國人很少。
人們見面或分手時,使用英語的人會說:“nice to meet you!” “i’m glad to see you!”(很高興見到您)。中國人說“您來了?” “吃了嗎?”“請留步”、“您走好”、“慢走”、“慢點兒騎”(自行車)之類的客套話。反映出中國與英、俄等外國不同的文化禮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展示體育運動項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的介紹圖片、音像資料
2.組織學生分組介紹,全班討論
1.介紹、展示體育項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與文化
2.參與文化內涵的討論
探究活動二 圣誕節、春節
要點提示:
展示圣誕樹、春聯等歡度節日的不同方式,加強探究活動趣味性。
通過對中國和西方兩個最主要的節日春節和圣誕節的比較討論,展示不同民族歡度節日的不同方式。引導學生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內涵和韻味,“展現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確立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春節和圣誕節是兩個典型節日,老師還可引導學生進行其他節日的對比,比如中國的七夕節和西方的情人節,中國的鬼節和西方的萬圣節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中西民族文化的差異。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搜集《世界民族節日集錦》,辦好《世界民族節日集錦》板報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