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討論
2. 安排世界節日介紹
1.分析比較節日與文化
2.搜集資料,交流資料探究
活動三 文化遺產
要點提示:
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文化遺產圖案、場景。教材提供三處遺產圖片。
通過展示三個文化遺產的圖片、文字資料,交流對文化遺產的文化特色比較分析,感受文化遺產中所積淀的深厚文化氛圍。民族節日是文化的動態呈現,而文化遺產則是文化的靜態沉淀。
麗江古城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海拔2 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山下一塊海拔2 400米的高原臺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紀末至 13世紀中葉),總面積3.8平方公里。麗江民居極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進多院等多種形式。房屋就地勢高低而建筑,以兩層居多,也有三層,適用且美觀。作為古城主要居民的納西族擁有悠久豐富的傳統文化,聞名遐邇的東巴文化、納西古樂、白沙壁畫等便是其重要的內涵。
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是太平洋東部的火山島。島嶼略呈三角形,面積 117 平方千米,人口多人,主要是混血種人和波利尼西亞人。西班牙語較通行。島上聳立多座火山丘,地面崎嶇不平,覆蓋著深厚的凝灰巖。地表無溪流,以火口湖水為飲用水源,氣候溫濕。島上殘留的巨大人頭石像和象形文字至今仍是不解之謎。現已發現石像 700 多個,一般高4~5米,重4~5噸;最大的高20米,最重的達80噸。并有大量未完工的石像和豎立石像的石臺,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當地稱拉帕努伊島,意即石像的故鄉。石像建造年代和背景不詳。荷蘭航海家于1722年4 月5日( 復活節 )到達,因而得名。1888年起歸屬智利。經濟以旅游業和養羊業為主。主要城鎮安加羅阿。
阿布辛拜勒
阿布辛拜勒是古埃及規模最大的巖窟廟建筑,位于埃及最南端的阿斯旺,為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約前1304~前1237在位)所建。建筑共有大小兩座,全部在尼羅河西岸峭壁上鑿刻而成。大廟(主廟)奉祀賴神(太陽及王權之神),廟內分3個大廳, 深入峭壁達56米。廟前有4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 取端坐姿勢,像高20米,是古埃及巖窟造像中最大的。小廟奉祀哈托爾(蒼天女神),廟前有4尊國王立像和2尊王后涅菲爾提里像。造像較小,但王后姿態美麗動人。阿布辛拜勒巖窟廟自古以來未遭嚴重破壞,因20世紀60年代修建阿斯旺水壩,原址被淹沒,遂按原樣遷建于附近高地,工程到1980年完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組織學生分頭介紹
2.安排討論分析
1.搜集文化遺產資料
2.說明文化遺產的文化特色
2.透視文化多樣性 (約10分鐘)
探究活動四 各國民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