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消費
3、紙幣紙幣代替金屬貨幣以后,必須通常把流通中的紙幣稱之為貨幣。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1)紙幣的含義: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它必須由國家發行,如果不是本國國家發行的,就不是法定貨幣。制造假幣的行為在各國都是犯罪行為。必須是國家現在正在強制使用的。國家以前強制使用而現在不再強制使用的,則不能在市場上流通。(2)紙幣的優點:成本低,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①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如果不相符,則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經濟現象,勢必會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②通貨膨脹:指的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生早超過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是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不是惟一原因。③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導致通貨緊縮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流通中紙幣數量相對不足只是引發通貨緊縮的一個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社會需求不足。難點問題分析1. 外匯(1)外匯的含義。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工具。外匯是一個國家寶貴的戰略資源,對于保障進口、應對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具有重大的作用。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用于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2)外匯的特征。以外國貨幣表示,可自由兌換。(3)外幣與外匯。外幣與外匯既相聯系、又有區別。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匯不等于就是外幣。外幣并非都是外匯。持有外匯意味著對外匯發行國擁有債權,持有外匯過多,一方面意味著國際支付能力強和有可能對外匯發行國施加影響,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大量該由本國享受的資源,被借給外國利用,并要承擔外匯貶值的風險。2. 匯率(1)匯率的含義。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它是在使用外匯時必須與本國貨幣折算而產生的。(2)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外匯的供給與需求,通貨膨脹(或緊縮)率、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等。(3)匯率的作用。匯率同稅收、財政、利率等一樣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調節杠桿。它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中國政府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生活與消費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而且有利于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3. 正確對待貨幣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惟利是圖”“一切向錢看”等思想和行為的存在,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正確對待貨幣。(1)貨幣被崇拜的原因。貨幣出現以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一切商品和服務首先都要與貨幣相交換。在商品經濟社會,一個人手中擁有貨幣,就可以購買到他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務。這樣,貨幣成了社會一般財富的代表,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力量。(2)貨幣并不神秘。從貨幣的產生過程看,它本身也只是一種普通的商品;貨幣的本質看,它是一般等價物;從貨幣的作用看,貨幣的作用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對待貨幣的正確態度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