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1)
導入新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到許多稅收現象;工商企業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都要依法向國家繳納稅款;國家為了貫徹某些稅收政策,往往給企業或個人以減稅、免稅或出口退稅的稅收優惠;個人收入達到國家規定的征稅標準時,要依法向國家繳納個人所得稅;各級政府的領導官員們,也常常為完成財政年度稅收任務而進行研究,選擇解決方案;企業的廠長、經理必須隨時關注財政稅收政策的變化,并據此調整或修正其經營決策,使其經營方向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如此等等,不勝枚舉。人們在社會現實生活中都感到了稅收的存在,但若要問什么是稅收,卻又撲朔迷離,難以說清,以至把很多不是稅收的費用、罰沒等也說成是稅收。究竟什么是稅收?稅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哪些違反稅法的行為?這些問題將在本課第二節的學習中得到解決。講授新課第二節 稅收和納稅介(板書)一、稅收及其基本特征(板書)1、稅收的基本含義(板書)請同學們閱讀本框題第1至第3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稅收的內容是什么?2)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是什么?3)什么是稅收?4)參與稅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機關有哪些?5)什么機關是國家的稅收征收機關?(教師歸納講授)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掌握稅收這一概念應注意以下幾點:1)從稅收的目的性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即社會公共需要。2)從稅收的強制性看,國家征稅憑借的是政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而不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權力。3)從稅收的法制性看,稅收是國家依據稅法而征收的,國家征稅和納稅人納稅,都必須遵循稅法的有關規定,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4)從稅收的無償性看,國家征稅以后,不再直接返還給具體的納稅人,也不對納稅介付出任何代價。5)從稅收的內容上看,它是國家向納稅人征收的貨幣和實物。在商品貨幣關系不發達時,稅收主要是征收實物,而在發達商品經濟條件下,主要是征收貨幣。我國的農業稅基本上征收的是實物,但仍要折合成一定的價值。6)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另外,同學們還應知道,在我國參與稅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地方各極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及財政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國家稅務總局等。同學們還應該知道,我國的稅收征收機關是:國家稅務局及其在各省、市、縣設立的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稅收的基本特征(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本框題第4至第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面的問題:1)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2)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教師歸納講授)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這些特征民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 稅收和強制性(板書)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依靠國家的政治權力而強制征收的,并非是自愿繳納。稅收的強制性主要體現在;國家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將受到法律制裁。在社會產品的分配過程中,存在著兩種權力:所有者權力和國家政治權力。前者依據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所有權而取得收入。如,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本身,他們就占有奴隸勞動的全部成果。又如,地主占有土地,就上吸農民的剩余勞動或收到地租。再如,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就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而目前我國是,國家以生產資料所有者的身分向國有企業征收利潤,憑借國家政治權力而取得收入。國家以稅收形式參與分配,就意味闃政治權力凌駕于所有權之一,這就是強制。強制性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國家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保證。國家征稅不受所有權的限制,對不同的所有者都普遍適用,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