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1)
講授新課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板書)請同學們閱讀本課書的課標題、節標題和框標題,并構思出本課書的知識框架結構圖。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節“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中的第一個問題:國民收入的分配。第一節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板書)一、國民收入的分配(板書) 社會總產品(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本框題第2、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總產值?兩者的關系是怎樣的?2)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總產值這兩個指標的實際意義是什么?(在學生看書思考以上問題時,教師板書下圖)(結合上圖,教師歸納講授)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由各生產部門的勞動者生產出來的產品的總和,稱作社會總產品。社會總產品指生產成果的物質形態,即使用價值形態。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形態,也就是貨幣形態,叫做社會總產值。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總產值的關系是統一的,各物質生產部門生產出來的物質資料,從實物形態的角度講叫做社會總產品,從價值形態的角度講叫社會總產值。在現實生活中,計算經濟總量時,使用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產值這兩個指標都是必要的?疾煲粐慕洕鷮嵙Γ紫纫瓷鐣偖a品量,如鋼鐵、煤炭、石油、糧食、肉類有多少,等等。因為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要,是用這些產品的使用價值去實現的,產品總量少,國家的經濟實力就弱。而人均占有量的多少,是生活狀況的具體體現。所以,在一個國家的統計數字中,社會總產品是重要的指標。但是,僅用產品量表示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又是不全面的,也不是很準確的。因為有些產品是可比的,如小麥產量、煤炭產量等。有些產品則是不可比的,如兩個國家的汽車產量相同,電視機產量相同,但技術含量、規格、性能不同,那么如果僅僅從數量來比較經濟總量的大小就是不準確的了。另外,即使技術、規格、性能等是基本相同的,但總產品的構成不一樣,如日本的汽車產量比我國多幾倍,我國的紡織品產量、糧食產量比日本多幾倍,那么比較經濟總量的大小也是困難的。所以,教室一國的經濟實力,必須用社會總產值的指標。從我國的現實一看,許多產品的產量都處一起世界第一位,這表明我國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任何人都不可小看。但是,我國的人均占有量不高,社會總產值不高,所以,我們必須加倍努力,盡快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國民收入(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本框題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什么是國收收入?2)努力增加國民收入有什么意義?3)如何實現國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在學生看書思考以上問題時,教師板書下圖) (教師結合上圖歸納講授)在社會總產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余下的那部分凈產品,用貨幣表示就是凈產值,稱作國民收入。掌握國民收入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三點。要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有兩種存在形式,即實物形式和價值形式。要知道國民收入的實際內容,即它是勞動者新創造的社會財富,是一個國家擴大再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標志。因為,只有國收入部分,才能用于擴大再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所以,努力增加國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