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全冊教案1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
滾
核
桃
︾
︽
童
謠
︾1.聆聽《滾核桃》引導學生了解、感受樂曲節奏特點,2.復聽音樂,模仿拍打樂曲節奏,感受樂曲的頭、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農民勞動的情景畫面及喜悅心情。小結:《滾核桃》結構—“頭”為散板,引子特點,先合奏后10人輪奏鼓梆,表現“曬核桃”“身”為主體10人合奏包括敲擊鼓梆、敲擊鼓面等八種演奏技法。過渡語言:剛才我們了解的是山西絳州地區的鼓吹樂,那么在我們的家鄉老北京,也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民間吹鼓樂《童謠》,下面我們來欣賞。三、欣賞吹歌《童謠》1.聆聽全曲,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節奏特點、同時聽辨樂器。2.帶領學生學唱主旋律,感受曲調特點,并進一步了解樂曲節奏。聆聽《滾核桃》模仿拍打節奏:‖︰ ︱︰‖ 學生感受、體會頭、身、尾三部分特點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滾核桃》結構學生聆聽吹歌《童謠》聽辨主要樂器哼唱《童謠》主旋律,模仿拍打此曲節奏型:︱︱‖初步了解樂曲節奏特點掌握節奏型了解結構特點了解《滾核桃》結構知識熟悉、了解樂曲節奏、樂器感受曲調特色,進一步熟悉節奏教學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實
踐
創
作欣賞三首民間打擊樂器樂曲,從中了解了典型的打擊樂的節奏特點,同學們也一定想嘗試自己創編的打擊樂節奏。下面我們就以老北京兒歌童謠《口噙子數板》(打花巴掌)為題材,模仿練習其節奏,并采用不同的器樂合奏形式來表現;同時鼓勵二度創作其節奏。1.學生小組練習拍打《口噙子數板》(打花巴掌)節奏型2.分組用樂器嘗試合奏《打花巴掌》樂曲,同時填詞,唱奏組合練習,并小組展示3.自由、自主創編《打花巴掌》節奏,投影展示,師生幫助一起拍打。1.熟悉、鞏固(打花巴掌)節奏型,為合奏鋪墊2.鍛煉器樂實踐,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及能力3.發揮學生自主性
課
堂
小
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解了我國三首著名的民族打擊樂合奏形式——打溜子、鼓吹樂、吹歌,實際上在我國56個民族眾多的民族樂曲中還有很多好聽的有名的打擊樂曲,所以請同學課下繼續查找收集這些作品,下節課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給全體同學。學生聽介紹課下延伸、拓展七、評價建議:(一)以聽辨每首音樂作品的節奏特點設計問題,以聽辨、模仿敲擊來檢測。(二)教師提供出幾個寓言故事,指導學生創編打擊樂或啞劇,以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活動,并在打擊樂的伴奏下進行表演,以生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三)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當地的民間音樂文化活動,促進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自主學習搜集民間音樂作品和素材,在課堂上交流展示,教師評價。 第三單元 鼓舞弦動——豐富的民間器樂 第七節《絲竹相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 (一)聆聽民間絲竹樂曲,激發培養學生對民間絲竹樂的興趣和愛好。(二)感受、體驗江南絲竹及廣東音樂的音樂風格,掌握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的主要樂器及判斷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流傳地域及音樂風格形成的原因。(三)對比賞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絲竹中由板腔變奏而形成的一曲多變的套曲現象。(四) 掌握有關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體驗江南絲竹《中花六板》的風格和特點。 難點:對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絲竹加“花彩”的創作手法,從而感受體驗江南絲竹的風格特點。三、教學內容安排:(一)本節課以聆聽《中花六板》為重點內容,對比賞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絲竹中由板腔變奏而形成的一曲多變的套曲現象。(二)聆聽《娛樂升平》,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 (三)學習有關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基礎知識,了解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樂隊的編制及其特色樂器。 四、教學資源建議(一)充分利用好課本及配套的課件資源,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視聽效果好的版本欣賞。(二)教師本人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自己能夠給學生范奏。帶學生演唱,準確的把握好江南絲竹及廣東音樂的韻味與風格特點。(三)引導學生自主收集音樂作品及相關資料。(四)上網查閱了解更多的江南絲竹及廣東音樂曲目,推薦網址::///yyxs/mzyy/mzcs/list_10.html:///yayun/index_3.shtml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 (一)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譜例,讓學生了解作曲上的創作手法。(二)利用鋼琴和演唱,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加深對“花彩”的體驗和認識。(三)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搜集、關于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知識、曲目,制作成答題卡片,采取競賽或搶答的方式進行鞏固學習。六、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