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精]
說教學設計應該是構想,并不是不允許教師有些細節的設計與考慮,因為教學設計作為教學活動的預案,把以學生問題為中心的設想想得細一點,把可能出現的問題估計得充分一點,尤其是涉及多種教育資源的整合時,多一點事先的準備,應該說都是必要的。但是,預案就是預案,就有可能改變。這些設計或準備,應該只是準備,是備用的東西,而不是一定要實現的東西。一些教師苦惱于是否完成了教案或實現了預期目標,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作為事先的計劃或構想,一成不變地按計劃實現是少有的,大多要做一點調整,更何況在今天大家都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條件下,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學習安排,在主體的影響下做些調整、變動,是理所當然的。
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就決定了課程、教材、教師以及教學設計的服務功能、服務到位。“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設計教學就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改變教學設計也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在學生的發展需要面前,設計不再神圣,教學計劃也不再神圣,它們都可以因學生的發展實際需要而改變。從這個角度說,一位新教師,不但應該在了解、研究學生上下功夫,而且應該在提高自己現場應變能力上下功夫。在設計教學時,多想一想可能發生的問題與可以采取的對策,是很重要的事,這種預警式的構想越多,越貼近實際,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會越主動,在變化面前變會越應付自如。
(二)現代設計行為:設計最優化的教與學的方式。
傳統的教學要求教師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以相同的方式學習相同的學科,然后以相同的測驗接受統一的評價,從而甄別出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不良的學生。這種乍看起來相當公平的教學,是以假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思想為基礎的。
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提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個人都是用各自的獨特的組合方式把各種智力組裝在一起的。學生會表現出某些特別發達的智力,并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來學習。對教師來說就得面對一個赤裸裸的選擇-—要么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要么承認這些差異。
如果說教師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多半是出于無奈的話,那么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就是個性化教學的表現。因此,在可能的范圍內,教師的教,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智力特點來進行,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育對象的不同,創設各種適宜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展的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學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現他們所學的、所理解的內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學材料,并給予每個兒童最大限度的發展機會。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一經提出,便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美國教育家阿姆斯特朗(armstrong,t.)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提出了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問題:
智力類型
思考方式
學習需要
學習優勢
學習風格
言語/語言智力
通過語言
書籍、磁帶、作品、日記,會話、討論、爭論
閱讀、寫作、說故事、做文字游戲
主要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學習,談話能激發他們產生學習的欲望。教師應為他們提供視聽材料,盡量創造運用寫作能力的機會。
邏輯/數理智力
通過推理
做實驗用的材料,科學素材,喜歡到科學館、天文館參觀
做實驗、提問題、邏輯推理、復雜計算
主要通過概念形成和型式識別等方式學習,善于計算,善于收集資料。教師應為他們的實驗和操作提供具體的材料。
視覺/空間智力
通過想像和畫面
藝術、電影,想像性的游戲,迷津、插圖,喜歡參觀藝術博物館
設計、繪畫、想像、涂鴉
教師應通過想像、圖片和色彩教學。教師還應幫助孩子的父母親對他所幻想的內容進行生動的描述。
身體/運動智力
通過身體的感覺
角色扮演,戲劇、運動,有可用于搭建的材料,體育比賽,要有觸覺性的經歷,動手操作性的學習
跳舞、奔跑、跳躍、觸覺,做手勢
主要通過觸覺等方式學習,角色扮演、戲劇的即興創作等均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教師應安排用手操作的活動來為他們提供最佳的學習機會。
智力類型
思考方式
學習需要
學習優勢
學習風格
人際交往智力
通過與他人交換想法
要有眾多的朋友,喜歡小組游戲,社會參與
帶頭,組織,交往,管理,協調,參與社會活動
主要通過與他人的聯系、合作、交往等方式學習,小組教學是適合他們學習最好的方式。教師應為他們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安排他們參加各種學校與班級活動。
自我反省智力
通過其自身的需要、情感和目標
需要有單獨的時間,需要自定步調學習,有自主的選擇
自定目標,不斷調整,有條不紊,自我反省
主要通過自我激發的學習,通過自定計劃能學得更好。教師應尊重他們的業余愛好,承認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成為他們的“保護人”,使他們具有心理安全感。
自然觀察者智力
通過自然和自然形態
接近自然,需要有與動物交流的機會,需要探索自然的工具(如放大鏡、顯微鏡等)
喜歡做園藝工作,探究自然的奧秘,與寵物玩耍,飼養動物,關心地球與太空
運用科學的儀器觀察自然,發起或從事一些食物鏈、水循環或環境問題的項目。預測與人類定居有關的自然問題,參加環境/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發現或報道某個地方或全球環境問題。積累和標示出各種收集來的自然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