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奧秘活動展示實錄
一、導入 活動:
古往今來,人類就對月亮這個夜晚光明的使者懷著美好的遐想,人們編了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詩詞乃至音樂來頌揚,這一切無不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今天,美國宇航員早已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但是,人類的探索還沒有終止,我們初一(16)班學生也正投身其中。今天,我們就來匯報一下我們的戰果。
二、活動概況介紹:
1、交代活動目的、程序安排及參賽代表隊介紹。
目的:了解月球知識,培養想象力和科學精神;
程序:介紹研究情況;擂臺賽(節目表演穿插其間)
代表隊:共三支隊,如下——
A、“月之影”隊:葉包薪、李煒煒、王策
B、“月之聲”隊:林王成、黃家棟、陳慧敏
C、“月之夢”隊:金輝煌、徐定樂、胡標標
2、各小組長介紹本小組活動組織情況。
三、認識月球奧秘活動展示流程:
1、月球知識擂臺賽一:
①必答題規則:先由小組抽取一組題,每題都須在30秒鐘內作答,另兩名選手可以補充,對一題得10分,答錯或不完整不扣分。
②比賽開始:
A組(1)請說出美國首次登月三名宇航員的名字:(2)此次登月探險來回經歷了幾個小時?(3)月球繞地球公轉周期約多少天?
B組(1)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多少?(2)美國宇航員首次登月乘坐的飛船名稱是什么?(3)月球最高溫度可達多少度?
C組(1)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確切時間是哪年哪月哪日?(2)時任美國總統是誰?(3)月球的密度約為地球的幾分之幾?
2、表演小品《大戰外星人》,表演者:葉包薪、李煒煒、王策
3、月球知識擂臺賽二:
①搶答題規則:主持人說開始后最早敲桌子的小組獲得解答權,答不完整另兩個隊員可補充,限時1分鐘,答對者得10分,提前敲桌子或答錯扣10分,作觀眾題。
②比賽開始:⑴請說出人類歷史上2名天文學家的名字及主要貢獻。
⑵瞎子阿炳曾演奏過一首關于月亮的樂曲,請問是什么?
⑶為什么會發生“月食”?
⑷劉方平《月夜》中“蟲聲新透綠窗紗”的上句是什么?
⑸月球和地球誰的年齡大?你的依據來自什么?
⑹對句:海上生明月
⑺宋代詞人蘇軾寫了一首關于月亮的名篇,請問其詞牌名是什么?
⑻說明月餅的來歷。
⑼美國和日本的專家提出了“在月球上織網”的設想,請問這“織網”指什么?
⑽關于月球起源,科學界提出了三種理論,分別是什么?
4、表演相聲《說月亮》,表演者:戴慧君、鄭婷婷
5、月球知識擂臺賽三:
①風險題規則:風險題有10分、20分、30分題,各組每類只能選一次,按各自要求得分。
②比賽開始:
10分題(1)拼對聯:①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 ②南雁一,雙一飛中帶月影 ③一亭山色月窺人 ④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①④)
(2)詩句接龍:我寄愁心與明月(月是故鄉明)
(3)“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林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徐凝的詩寫的是我國民間哪個傳統節日的什么活動?(中秋賞月)
20分題:(1)背一首與月亮有關的詩詞。
(2)講一個與月亮有關的傳說故事。
(3)唱一首與月亮有關的歌曲。
30分題:(1)“心有靈犀一點通”猜詞: 代表隊中一人用動作或語言提示,一人猜詞語,1分鐘猜對6個得滿分。
新月 正月 嫦娥 明亮 潔白 吟詩賞月 花好月圓 游子思鄉 月黑風高 月下獨酌
(2)情景描述:
你生活在毫無生氣的廣寒宮,你知道,今天地球上又是月圓之日,你想到自己來廣寒宮已多年了,望著這宮中冰冷的擺設,不由得想起當年來到月球時的情景……
(計分看是否符合邏輯,情節是否完整,是否圍繞一定的中心)
(3)記憶力測試:
播放錄象《月相流程示意圖》,停留半分鐘,根據記憶從外形、顏色、想象等方面來解說。
四、播放王菲演唱的蘇軾詞《明月幾時有》,學唱歌曲。
五、公布成績,作小結。
最后“月之聲”隊取勝,今天的活動充分展現全班同學的聰明才智。雖然活動的時間有限,但知識的探求是無止境的 ,希望同學們永遠保持這種求知的精神。最后請評出今天的最佳表演者和最佳才子(女)。
六、作業 :將本次活動見聞記錄在練筆本上,為寫作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