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考點知識點整理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石墨等
由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堿、鹽
2、物質的組成、構成的描述:
①物質的組成:物質由××元素和××元素組成 例: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②物質的構成:物質由分子(或原子、離子)構成
例:水由水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課題3 元 素
考試要求:
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化學元素
記住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了解元素的分類
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認識元素符號的意義
注意元素符號周圍的數字的意義和區別
考點一、元素
1、 含義:具有相同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注意: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這類原子的質子數相同
因此: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決定,質子數不同,元素種類不同。
2、 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 素 原 子
區
別 含義 宏觀概念,只分種類不計個數 微觀概念,既分種類又分個數
適用范圍 從宏觀描述物質的組成。常用來表示物質由哪幾種元素組成。如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從微觀描述物質(或分子)的構成。常用來表示物質由哪些原子構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構成,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
聯系 元素是同類原子的總稱,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單元
3、元素的分類:元素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三種(考點二)
4、元素的分布:
①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細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氣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二、元素符號(考點三)
1、 書寫原則: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2、 表示的意義;表示某種元素、表示某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個氧原子。
3、 原子個數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前面加系數。因此當元素符號前面有了系數后,這個符號就只能表示原子的個數。例如:表示2個氫原子:2h;2h:表示2個氫原子。
4、 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的含義;表示原子的個數。例如:6n:6表示6個氮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 發現者: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
2、 結構:7個周期16個族
3、 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結構的關系:(考點四)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電子層數=周期數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主族數
4、 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考點五)
5、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