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公開課教案
1、內戰的根本原因和獨立戰爭是否相同?
2、為什么林肯當選總統會成為內戰的導火線?
3、南方挑起內戰的原因是什么?
4、戰爭初期雙方的形勢如何? 分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內戰中,林肯政府頒布了哪兩項法律? 內容?作用?為什么會成為內戰的轉折點?
6、北方獲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7、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有哪些?與獨立戰爭相比有哪些異同?
8、你如何評價林肯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提高自學能力,自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生互動,解疑答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一、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背景
出示課件,美國領土擴張圖片,
出示課件,情景材料:
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18xx年至186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9倍之多。而北方工業產值占全國比重的91%,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的75%。
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1790年南方黑奴的人數有67.7萬人,而到了1860年黑奴人數增長到了400萬人。1790年種植園主從黑奴身上所榨取的利潤為每人80美元,到了1860年所榨取的利潤上升到了每人1400-美元。
問題設置: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曾經團結戰斗才贏得獨立的南北雙方,為什么互相打了起來,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思考,美國獨立戰爭以后,解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和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都迅速發展,領土不斷擴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這些矛盾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計劃的?如何解決的?很自然的引出南北經濟爆發的根本原因很導火線,為解決教學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奠定基礎。
出示課件:
閱讀與思考:下列材料各反映兩種經濟制度哪些方面存在矛盾?
材料一:南方的種植園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運往英國,從英國輸入大批工業品。
材料二:北方資產階級希望提高關稅,保護本土工業,南方種植園奴隸主主張自由貿易,使其得到廉價進口貨。
材料三:南方種植園奴隸主采用奴隸制生產方式占有大量勞動力;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廉價自由勞動力。
材料四:對于新擴張的西部領土,北方希望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聯邦;南部希望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聯邦。
設計意圖:出示材料,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了解南北雙方在資源、勞動力、市場、西部開發等方面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引導學生理解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不可調和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過渡,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導火線是什么?
學生齊聲回答: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愿意和直接原因,弄清二者的區別于聯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過渡: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成為戰爭爆發的導火線,1861.4南方諸州挑起戰爭。
出示課件:
想一想:戰爭初期形勢會怎樣呢
南北雙方情況對比表
雙方
州數
人口
經濟
性質
人心
海軍艦只
北方
23個
2200萬
先進
正義
支持
700艘
南方
11個
900萬
落后
非正義
反對
少量
從戰爭初期南北雙方情況對比來看,戰爭形勢有利于北方,可是北方在戰爭初期卻連連失利?這又是為什么呢?面對這種形勢,北方有何反應?林肯政府又是如何扭轉戰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