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說課稿
例1主要通過我引導及討論方式,讓學生鞏固新知識,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例2是通過我的邊引導,邊師生互動、邊講解板書規范步驟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求方程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引導學生整理方程時養成按未知數的降冪排列習慣,才容易找出項和系數,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識別一般式中項和系數,培養學生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這也是本節課難點突破所在。
四、反饋練習、應用拓展(10分鐘)
1、判斷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說明理由
(1)x²+3x=0(2)3x+2=5x–3(3)x²=4(4)—–1=x²
(5)x²–4=(x+2)²(6)mx²–3x+2=0(m是系數)
2、將下列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而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1) 3x²–x=2 (2)7x–3=2x² (3)x(2x–1)–3x(x–2)=0
(4)2x(x–1)=3(x+5)–4
設計這兩個練習主要通過學生交流合作,教師巡視引導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能加以應用,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知識回顧、反思提高(5分鐘)
分組討論:在什么條件下方程(2a-4)x²-2bx+a=0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條件下此方程為一元一次方程?
通過分組討論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必須滿足的a≠0條件,一元一次方程滿足a=0、b≠0使學生更好地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六、課堂小結(3分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什么知識?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引導。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²+bx+c=0(a≠0),強調“a≠0”這個條件的重要意義。
7、布置作業、分層落實(2分鐘)
必做題:教科書第34頁習題22、1第1、3、5題
選做題:教科書第34頁習題22、1第6、7題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實際問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認識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各項名稱和系數,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嘗試應用與拓展”。并配合使用多媒體演示設備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一氣呵成,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力求在數學活動中營造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進學習數學的自信。
五、說板書
在教學中板書應用得好可以引導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全面系統地理解教學內容,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的板書注意到了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具體設計如下:
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兩邊都是整式
(2)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3)未知數最高次數是2次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²+bx+c=0(a≠0)
ax²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
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
c是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