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全冊作文輔導教案
橫向思維:人生不能沒有愛,小男孩的舉動沒有錯。
縱向思維:生活中類似小男孩的例子還很多,出發點和動機好,而結果卻與初衷相違背。
逆向思維:小男孩因為不忍心才用剪刀幫忙,結果好心辦了壞事,這種愛心幫了倒忙。
(二) 著眼于“物”切入立意。
在材料中“物”指的是“蝴蝶”,應著眼于蝴蝶進行思考:蝴蝶——“掙扎了幾個小時,身體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是正常現象,說明時機未到,還未能殼。
蝴蝶——“身體臃腫翅膀干癟……”說明蛹內的生命的誕生還沒有經歷應該經歷的磨難和苦痛,由于小男孩的幫助,幼蝶脫蛹而出,不可能成為身手矯健振翅高飛的蝴蝶。
橫向思維:蝴蝶沒有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沒有經歷生命正常程序,不可能有健康的生命個體的存在。
逆向思維:蝴蝶是無辜的受害者,罪魁禍首是那個小男孩。
創新思維:沒有打好生命的地基,就無法蓋成生命的大廈。
四、教師點撥 :(結合多媒體投影)
任何一則材料、一個話題、一個題目。都可以進行多角度的切入,在思路開發方面可以力求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在立意訓練中力爭做到“面面俱到”,把自己對材料的見解盡可能的挖掘出來;思路開闊,可以避免自己與別人的立意雷同或撞車,想別人之未想,發別人之未感,重點訓練自己對生活的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但落實到具體協作過程中,則只能“抓住一點,不及多余”,選取其中最有創意的立意作為行文的切入點,只有切入點越具體越有新意,發掘才可能愈深,表達出來的見解才會標新立異。
五、中考中如何使自己的作文立意高,以意取勝?
1、立意要正確。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如果主題錯誤,文章就會誤入歧途,下再大的功夫也會徒勞無功。所謂主題正確,就是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要有一個客觀、全面公正的反映。
2、立意要鮮明集中。
所謂的集中就是一篇文章的屬性要單純明確,不蔓不枝,重點突出,緊緊地圍繞中心來寫。“意多亂文”,一篇文章表達一個中心就可以了。有些內容是正確的。但不能服務中心,那就要忍痛割愛。
3、立意盡量新穎。
想別人不曾想,寫別人不曾寫,別出心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4、立意要深刻。
立意深刻,就是要能透過現象挖掘出本質性的東西,要能在常人的觀點或說法上再進一個層次。立意是否有深度,直接關系到文章的成敗。
第二課時:
六、立意高有何技巧?
(1)出奇制勝法
即多角度思維法,在我們的生活中,面對同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們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獨立的感受和心得。例如,同是看賽跑,人們總是贊美跑在最前面的人,嘲笑跑在最后面的人。但是魯迅先生卻贊美“那雖然落后而非跑至終點不止”的人。他把著眼點放在“不恥最后”者身上,發掘出他們身上的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創造有兩個要件,一是“創”,二是“造”。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想出新的;所謂“造”就是在打破常規的基礎上構建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有人把這個過程概括為“荒謬的合理化”,也即提出超越常理的構想和創意,然后想辦法使之合理化,讓別人認為合情合理
(2)高屋建瓴法
所謂“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氣”,有高遠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識。有了才識,就能 形成獨立之見,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造的自信和能力,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識是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學立意不遠的主要原因,是局限于自我的狹小天地,他們只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