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議論文體知識識記及閱讀方法 一、識記、理解議論文體常識。 1、 概念 作者針對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某些現象、問題,所表達觀點、看法、評價、見解或所提出的意見、號召等,并運用議論為主的表達方式,進行事實分析或道理分析,加以證明的一種文體。 2、 論點 作者的觀點,回答“證明什么”的問題。 中心論點 統領全文論述內容的觀點。 分論點 中心論點的延伸、深化,證明中心論點某一方面問題的觀點。 3、論據 證明論點的依據或材料,回答“用什么證明”的問題。 事實論據 一般事實、史實、數據等。 道理論據 名言警句、科學公理、民間熟語等。 4、論證 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或方法,回答“怎樣證明”的問題。 擺事實 運用事實論據證明論點。 講道理 運用道理論據證明論點或直接分析事理。 5、論證角度 正面論證 運用具有積極意義的正面事實或理論證明論點。 反面論證 運用具有消極意義的反面事實或理論證明論點 6、 論證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 針對社會生活中所出現的某一問題或現象,旗幟鮮明的提出所要論述的觀點。 分析問題(本論) 緊扣中心論點,挖掘現象本質,深入問題核心,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嚴謹充分的論證。 解決問題(結論) 歸結全文內容,深化中心論點,提出呼吁、號召。 7、 論證方式 立論 作者針對社會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現象,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駁論 通過駁斥錯誤、荒謬、消極的觀點、依據或論證過程,樹立自己正確、積極的觀點。 二、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快速閱讀全文,確定文體。 (二)認知文章內容,按文體特點解答。 (三)審清文題,明白所問。 (四)掌握方法,靈活運用。 1、如何確定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①文章答案文章找 從段落位置找 按開頭、結尾、文中次序,在相應段落找出明確表達作者觀點,且帶有“可見、這樣、綜上所述”等標志性詞語的歸結性語句。 例:《從三到萬》的三個分論分別由“一般地說”;“之所以”和“由此可見”這樣明顯的標志性語句予以提出。 從結構角度找 按總分式結構提示,“總分總”、“總分”結構,中心論點一般出現在文章開頭;“分總分”結構,中心論點一般出現在文中的過渡性文句;“分總”結構,中心論點則一般是文章結尾的歸結性文句。 例1:《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一文,作者在文章起始直接引用名言“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來提出問題,而后在行文中圍繞此問題,擺事實、講道理,深入分析了對待錯誤的正確看法和態度。在結尾,作者聯系我國當前體制改革的實際,深入論述,歸結全文。可見,本文的結構方式是總分總,由此,中心論點可確定為開頭首句。 例2:《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一文,作者先分析當時的政治形勢和鞏固勝利的長期性、艱巨性,而后針對黨內出現的四種不良作風,提出“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殷切期望。在文末,作者呼應開頭,提出去掉不良作風的做法和號召。可見,全文是按照分總分的結構方式來闡述問題的,中心論點就是文中提出的兩個“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