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神圣的使命》教案
△多么希望青少年都成為愛祖國、守紀律、懂禮貌、有知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一代啊!
△我們要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回家。
明確:上述說法都屬于理想。因為它們都是一種奮斗目標,都是對未來的一種追求、一種希望、一種向往。這是它們的共同點。
4.這些理想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 做一做“理想連線”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的p136-p137第一個◎的第一個◆的內容
(1)教師講解: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含義。
(2)學生完成關于理想的連線:小新——道德理想;小雅——職業理想;小華——生活理想;小英——社會理想。
2.教師過渡:理想既然源于現實,又是比現實更高遠、更美好的目標,說明理想既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對現實的反映。
3.提問:(1)20世紀70年代人們理想中的家庭生活條件是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而要看上電視,用上洗衣機、電冰箱、裝上電話是不敢想也是不可能的,那么,這個問題說明了什么?
明確: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產物。
(2)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冰箱、彩電、電腦等高檔商品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又說明了什么?
明確:理想要隨著現實的發展而發展。
4.小結:總之,這兩個問題集中說明了一點:理想不可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而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而樹立崇高的理想對人生或對社會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 演一演“總有一天,紅旗會插遍全世界”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p137第一個◎第二個◆的內容。
提問:李大釗、方志敏、夏明翰等革命烈士為實現崇高理想,不怕犧牲的光輝事跡,對你有什么啟示?
明確:一個人,一旦樹立的正確的、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
2.教師小結:在歷史上,有無數的像李大釗、方志敏、夏明翰一樣的志士仁人,還有無數的革命家、科學家,他們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反抗黑暗、抵制外侮、改良政治、改革社會、發展科技、振興經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可見,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
任何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都可以為自己繪制一張未來的藍圖,是對青年人來說,尤其重要。因為青年人對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著強烈的需求和愿望;青年時代樹立了崇高的、遠大的理想,就會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解放戰爭時,“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理想,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理想,都起到了號召人們同心同德,為之努力奮斗的作用。這些事例說明崇高理想對社會的巨大作用。
3.教師過渡:同學們,當你在深夜挑燈夜讀時,想想你的理想,你會覺得有無限動力;當你遇到難題時,想想你的理想,你會覺得它只不過是海上小小的礁石;當你早晨準備踏上征途時,想想你的理想,你會覺得它像晨光一樣光明!你喜歡哪些有關理想的格言,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