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神圣的使命》教案
教學方法及媒體準備
講授、提問、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只要想成為一個有作為、有價值的人,就應該樹立理想,樹立崇高的、遠大的理想,把個人志向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統一起來,將自己的一切同祖國、同人民、同人類的命運永遠結合在一起。我們的生命才能放射出絢麗的光彩。
引入本課課題: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下)
展開
一 填一填“三次巨變,三位偉人”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第一目的第二個◎第一個◆,完成下列表格。
歷史巨變 代表人物 歷史使命 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自由制度的建立
改革開放
2.提問:上述歷史事實反映的三位偉人的共同點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歷史使命;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三位偉人始終把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利益和祖國的需要聯系在一起,與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一致,生命才能放射出絢麗的光彩。
3.教師過渡: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不同時期的人們都在追求一種理想社會。那么不同時期的人們追求的理想社會究竟是什么樣的?
二 說一說“理想社會”
1.開展活動:
(1)活動目的: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比較不同發展階段的人們對社會理想的追求,表達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信念。
(2)活動方式:講故事
(3)活動準備:全班同學搜集不同時期追求理想社會的故事,如:《禮記》《桃花源記》《天朝田畝制度》《大同書》;
(4)活動要求:全班同學分成兩組,一方講故事 一方進行點評
(5)教師小結:從同學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追求理想的社會,有時表現為對未來世界的憧憬,有時表現為勞苦民眾尋求自身的自由解放,有時則表現為對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宏偉藍圖的描述。到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之后,在人們的社會理想中,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者。
2.提問: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對未來的理想社會作出的描繪。那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的?
3.教師過渡:每個同學對理想的社會各有自己的看法,而我們自己的理想可能是考上大學、當科學家、當醫生、當工程師等。個人理想只要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順應社會歷史的發展,都是可以的,但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我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