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公平合作教案
能夠 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 社會的
和諧
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與 穩定
教學反思
第3課時 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教學目標:
1、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公平地對待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參與社會合作的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維護社會公平(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2、能夠辯證地對待公平問題,提高公平合作的能力(能力方面)
3、知道國家承擔著維護社會公平的責任,了解法律法規在維護社會公平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正確對待不公平的社會現象(知識方面)
教學重點:樹立公平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對待不公平
知識要點:
1、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責任。
(1)、我國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來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
(2)、我國正積極采取措施,解決促進社會整體公平發展。
2、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要從小樹立公平意識。
(1)、在學校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培養公平合作意識。
(2)、要正視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積極創造條件,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地實現。
3、公平的實現是需要條件的。社會公平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制度的制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公平實現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當前,我們應當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大力促進社會公平;又量力而行,根據實際可能切實維護社會公平。
教學方法及媒體準備:
教學過程:
導 入
1、導題:
(1)回顧歷史。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要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嗎?這還得從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說起…………(師簡述過程,原材料詳見教參p191)
(2)思考:美國工人為什么要舉行罷工運動呢?(為追求公平而斗爭)
(3)歸納:19世紀70年代,美國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但工資
卻很低。他們為美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對于工人們來說是
極不公平的。工人們舉行罷工運動要求政府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就是為了爭取更好的生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