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公平合作教案
因為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每一個人都是社會合作的參與者。只有人們在合作中公平地承擔責任和分配利益才能使合作進行下去,才能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所以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在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與人公平合作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懂得以下道理:(1)人是社會中的人,每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以及各種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他人的活動與服務。人們正是通過自愿交換產品和服務滿足著各自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每一個人都是社會合作的參與者。(2)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不可避免地要與他人進行合作,合作能否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取決于合作是否公平。(3)公平合作能夠滿足個人的合理期望,促進個人的發(fā)展。(4)公平合作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諧,因此,國家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來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5)只有每一個合作參與者都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與人公平合作,才能使各自獲得應得的利益。
(二)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是本課的難點。
初中學生社會閱歷淺,思維比較單一,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不是歸咎于命運的不公就是認為別人和自己過不去。所以,難以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懂得以下道理:(1)社會公平受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和社會制度的制約,因此,公平總是相對的。(2)公平是相對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xiàn)象,但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3)對于某些所謂“不公平”現(xiàn)象,要辯證地思考,有的要理性反思,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4)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們要善于運用合法的手段去解決。
教學設計建議
建議用三課時完成本課。第一目“社會需要公平合作”用兩課時完成;第二目“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用一課時完成。
三課時的整體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社會需要公平合作(上)——懂得社會是一個公平合作的體系,合作需要公平。
第二課時:社會需要公平合作(下)——理解認識公平合作對于個人發(fā)展,經濟發(fā)展以及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作用。
第三課時: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明確維護社會公平不僅是國家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學情分析
第1課時 社會需要公平合作(上)
教學目標:1、樹立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責任與利益的價值取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2、培養(yǎng)正確認識公平合作的能力(能力方面)
3、知道社會是一個持久穩(wěn)定的合作體系,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懂得公平合作必須合理分配利益與責任(知識方面)
教學重點:公平的合作要求人們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與責任
教學難點:公平的合作要求人們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與責任
知識要點:
★良好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好的持久穩(wěn)定的合作體系。
(1)合作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共同生活中處處有合作。
(2)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生活的各種共同生活需要參與者(人)相互合作。